经典医案

痢疾案

万友生

[文章下载]

【摘要】  

【关键字】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痢疾案

1. 张某某,男,30岁。

患赤痢日四五行,里急后重,身有微热,舌赤,脉弦数。投以白头翁汤加减: 白头翁30克,白芍30克,生甘草15克,连服3剂即愈。

2. 刘某某,女,32岁。患赤痢多日,腹痛里急后重,日二三十行,口干,舌红,脉弦细数。投以白头翁汤加减: 白头翁30克,白芍30克,生甘草15克,北沙参30克,仅服1剂,腹痛里急后重即大减,下痢亦随之而减为日行四五次,守方再进数剂而痊愈。

3. 万某某,男,38岁。19558月间,患赤痢,始见发热不恶寒,头闷微痛,舌苔白黄而腻,脉象浮数,下痢纯赤,当日约下八九次,腹痛里急后重,上午进葛根芩连汤合黄芩汤: 葛根15克,黄连9克,黄芩5克,白芍15克,生甘草10克,1剂。下午热渐退而下痢未减,改用黄芩汤加白头翁: 黄芩5克,白芍15克,生甘草10克,白头翁10克,再进1剂(前后两剂,水煎分4次服,每隔4小时服1次)。晚间下痢次数见减。次日身热退清,头闷痛除,白苔见退,脉转和缓,下痢仍赤,但次数递减,改方用陈士铎治痢方加减: 当归15克,白芍15克,莱菔子10克,枳壳5克,槟榔5克,青皮5克,银花10克,生甘草10克,日进1剂。第3天下痢渐止,赤已尽除,舌苔渐净,食欲已开,病乃告愈。

《伤寒论·厥阴病》篇说:“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白头翁汤是后世治痢的祖方。痢疾是因土中湿热蕴结而木火下迫肠间所致。这可从其所谓“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看得出来。因为痢疾的里急后重而脉弦,即肝木横强失柔之象,故善治痢者,莫不注重调肝(如疏肝、清肝、柔肝等)。白头翁汤所主治的热利下重便脓血口渴脉沉弦数,显属热胜于湿而伤及血络之证。方中白头翁和秦皮、黄连、黄柏四药也显然具有清热燥湿凉血止血作用。尤其是白头翁更具有疏肝清肝的效能。又黄芩汤和四逆散中所包含的芍药甘草汤,具有柔肝缓急的良好作用,对痢疾腹痛里急后重尤有殊功。后世治痢下脓血及后重窘迫的芍药汤(白芍60克,甘草10克,木香10克,槟榔10克,黄芩15克,黄连15克,当归尾15克。如服后痢不减,加生大黄10克),就是在黄芩汤基础上发展而成。此方主要就妙在重用芍药甘草汤以柔肝缓急。常见热痢服此,里急后重迅速解除而大便畅行,收到“治痢还须利”的稳效、高效,并显示出治痢调肝的优越性。这就是我在上述三例治验中都重用白头翁配合芍药甘草汤的理由所在(编者按: 参看(万友生医论选)“痢疾的辨证与治疗”一文)。

4. 范某某,男,1岁。19921023日初诊: 患白痢近3个月,大便日二三行,带白冻。久治少效,且大便次数增多,白冻更多,面白无华,肢凉,小便短少,尿流点滴断续,指纹青过气关。投以活人败毒散: 党参30克,云苓15克,甘草10克,枳壳10克,桔梗10克,柴胡5克,前胡1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川芎3克,薄荷3克,生姜3片,3剂。1026日复诊: 药后显效,白冻已无,大便转黄,日一二行,呈稀糊状,指纹退至气关以下,守上方再进3剂而愈。

喻嘉言首创“逆流挽舟”法,用活人败毒散治痢疾初起有恶寒等表证或虽失表于初而“不日之远”,表寒证仍在者,均可用活人败毒散取效(参看《万友生医论选》“逆流挽舟法在痢疾治疗上的商榷”一文)。本案患痢已近3个月,只有里证而无表证,似不宜用逆挽之法。其所以仍用活人败毒散全方取得高速疗效者,是因本案白痢日久,寒湿困脾,以致气虚下陷,清阳不升,故现下痢纯白,四肢冰凉,面白无华,指纹青过气关等症,而活人败毒散方不仅能解散风寒湿邪,且能升发脾气以举清阳之故。由此可见,活人败毒散治痢无论新久,有无表证,只要证属寒湿而脾气虚陷的,用之均有良效,本案即其例证。

 

 

 

万友生论外感病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