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医案
医案两则
沈仲圭
【摘要】
【关键字】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医案两则
一、 胃脘痛
胃脘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神经性胃痛或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其病因多由忧思恼怒,气郁伤肝,木失条达,横逆犯胃所致。其病机则有气滞、火郁、血瘀及脾胃虚寒等不同。亡友李重人,四川奉节人,向在万县悬壶开业,其治胃脘痛常用驱寇方,功效甚著。此方载陈无咎所著《医垒》,方用炒白芍、焦山楂(主药)、陈皮、半夏、茯苓、香附、木香(从药)乳香、没药、豆蔻、五灵脂、柴胡(导药)、荆芥、伏龙肝、肉桂(引药)、食后服。
按: 本方包括利气活血,舒肝和胃等于一方。我由四川来京,参加我院工作,每用驱寇方治胃脘痛,去肉桂、五灵脂、伏龙肝,加瓦楞子、梭罗子(亦作娑罗子,出《本草纲目》,性甘温,入肝胃经,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有满意的效果。此方以攻邪为主,少扶正之药。若体羸脉虚,得食则缓之症,以养血滋阴为主,可选用《冷庐医话》方: 北沙参、金石斛、当归、白芍、甘草、木瓜、茯苓、橘红、鳖血炒柴胡。或用芝麻荄(荄音该草根也)金橘饼二味煎服(方载李冠仙《知医必辨》)亦可。我来京后,治胃脘痛虚症每用此方,将芝麻荄,改为苏梗,金橘饼改为橘饼,效亦相同。
先师王香岩先生治胃脘痛经验方,用香附、延胡、桂枝、炒白芍、青陈皮、半夏、砂仁、麦芽、左金丸(另吞)、藿香、赤苓、木瓜、苡仁、瓦楞子,此方泄木和中,对神经性胃痛或消化性溃疡之胃痛,俱可辨证用之。如属虚寒症可投黄芪建中汤,或用龙眼肉少加玫瑰花,每日置饭锅上蒸至龙眼软烂成膏为度,每用一匙,沸水冲服有甘温培脾之功。
二、 慢性肾炎
我曾治一慢性肾炎,女,17岁,学生。尿检蛋白(++++),红血球,0~2,白血球2~3,管型0~1,酚红试验正常。症状: 下肢肿,小便少,腰痛,脉数。此病治疗十一个月,虽然治愈,但走了弯路,因经常易方换药,未能守方长服。慢性肾炎相当于祖国医学的水肿、虚劳范畴。水为阴邪,故治宜温脾利湿,或温肾阳以助气化。轻症可投补肝肾、调气血、和胃祛湿之药,如菟丝子、枸杞子、杜仲、川断、当归、川芎、香附、苏梗、半夏、陈皮、茯苓、泽泻、木瓜之类。陈修园谓:“初患肿病,气喘不得卧,以五皮饮为第一方。上肿宜发汗,加苏叶、荆芥、秦艽各钱半,下身肿宜利水,加赤小豆、木通各钱半,防己一钱。”
按: 本方用于一般水肿,守方长服,确有良效。若病已延久,脾肾阳虚,下肢浮肿,腰酸怕冷,小便短少,脉沉细迟,舌胖色淡者,宜济生肾气丸。又慢性肾炎尿中含蛋白、红细胞不能消失者,可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方为: 熟地、山药、茯苓、丹皮、知母、黄柏、杜仲、桑寄生、菟丝子、枸杞子、苍术,上列各方可供治肾炎者借鉴。
沈仲圭论杂病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