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研读

《伤寒论》语译(十)

任应秋

[文章下载]

【摘要】  

【关键字】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伤寒论》语译()

76.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校勘】《脉经》“发汗吐下后”句,“汗”字下有“其”字,《玉函经》没有“若更”以下九字。“发汗吐下”以下,成无己本、《玉函经》另析为条。“发汗吐下后”句上有“伤寒”两字,《千金翼方》没有“若剧”的“若”字和“必”字,《外台秘要》“者必”二字作一“则”字,“心中懊”作“心内苦痛懊”。

【音义】懊,乌浩切,,奴冬切,刘完素《伤寒直格》云:“懊者,烦心热燥,闷乱不宁也,甚者如中巴豆草乌头之类毒药之状也。”也就是反复颠倒不眠,剧烈的虚烦现象。

【句释】逆,即四十七条水逆的简称。虚烦不得眠,乃由脑部心脏部的充血,阳证机能亢盛的余波所致。少气,即呼吸浅表。

【串解】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亦是五苓散的水逆,这时仍以五苓散利小便为是。继续发汗,是否会变为吐下不止,这里决定于病人机体的条件,不能肯定。汪琥云:“虽然汗吐且下,而伤寒之邪热犹未解也,邪热未解,必乘人之虚而客于胸中,胸中郁热,因生烦躁,阳气扰乱,不得眠也,剧者,烦极也,烦极则知其人郁热愈甚,故不惟不眠,而且反复颠倒而不安,心中懊,郁郁然不舒畅而愦闷也。虚烦证,虚也,正气之虚,烦者,邪气之实,乃不可作真虚看,作汗吐下后暴虚看,少气者,乃热伤气而气促急,非真气虚也。”正因为非真虚而有余热,所以才用栀豉等苦寒药,平其充血,清其余热。

【语译】发汗以后,水药进口便吐,这是五苓散的水逆证,如再发汗,有的时候可能引起泻下,或者吐得越发厉害。一个病人经过发汗、呕吐、泻下以后,身体便会有相当疲乏的感觉,如这时脑部和心脏还存在有充血的余波,便会呈现有极度烦躁不安的现象,可以用栀子豉汤清热剂,假如还现呼吸浅表的,可以用栀子甘草豉汤的缓和剂,假如呕吐,可以用栀子生姜豉汤的镇吐剂。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香豉四合(绵里)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校勘】《脉经》、《千金翼方》汤名无“豉”字,栀子,成无己本、《玉函经》“个”作“枚”,《外台秘要》“二升半”下有“去滓”两字,“取”字上有“更”字,《玉函经》、《千金翼方》“吐”字上有“快”字。

【句释】得吐者,止后服,张锡驹云:“本草并不言栀子能吐,奚仲景用为吐药,此皆不能思维经旨,以讹传讹者也,此因瓜蒂散内,用香豉二合,而误传之也。”张志聪亦言本汤不能使人吐,同时条文内还有“若吐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的记载,可见栀豉汤决非催吐剂,“得吐者,止后服”六字,必有错简无疑。

【释方】张锡驹云:“栀子性寒,导心中之烦热以下行,豆豉熟而轻浮,引水液之上升也,阴阳和而水火济,烦自解矣。”栀子治上部充血,略同黄连,又能利小便,故治发黄,张锡驹所谓导热下行,指此。香豉退热解表,所以八十条说:“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张氏说它引水液上升,可能即指发表解热作用而言。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甘草二两(),香豉二两(绵里)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校勘】《千金翼方》汤名无“豉”字,“得”字下《玉函经》有“快”字,成无己本不载本方,仅于第十卷云:“栀子汤方内,入甘草二两,余依前法,得吐止后服。”

【释方】张锡驹云:“少气者,中气虚而不能交通上下,加甘草以补之。”其实少气是呼吸浅表的急迫现象,甘草恰有缓和急迫的作用,无所谓补。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生姜五两,香豉四合(绵里)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校勘】《外台秘要》“二升半”下有“去滓”二字,“吐”字上《玉函经》有“快”字,《外台秘要》引《千金翼方》“得吐者”三字作“安即”二字,成无己本不载本方,但于第十卷云:“栀子汤方内加生姜五两,余依前法,得吐止后服。”

【释方】张锡驹云:“呕者,中气逆而不得上交,加生姜以宣通之”,生姜有解表健胃作用,是镇吐要药。

77.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校勘】《脉经》“窒”作“塞”、千金方“窒”字下有“气逆抢心”四个字。

【音义】窒,知乙切,音至,寒也。方有执云:“邪气壅滞而窒塞,未至于痛,而比痛较轻也。”

【句释】烦热,程应旄云:“烦热二字互言,烦在内,热在外也。”

【串解】张锡驹云:“热不为汗下而解,故烦热,热不解而留于胸中,故窒塞而不通也。”陆渊雷云:“栀豉诸汤能治膈噎,可知胸中窒即指膈噎,西医所谓食管狭窄病也,盖因食管黏膜干燥,咽物不能滑利之故。”

【语译】已经过发汗,又经过泻下,而出现发热烦躁,胸腔里窒塞等证候时,可以服用栀子豉汤。

78.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校勘】《玉函经》“未欲解也”句作“此为未解”。

【句释】心中结痛,徐大椿云:“结痛,更甚于窒也,按胸中窒结痛,何以不用小陷胸,盖小陷胸证乃心下痛。胸中在心之上,故不得用陷胸。”是心中即胸中,心中结痛,仍然是食管的病变了。

【串解】柯韵伯云:“病发于阳,而反下之,外热未除,心中结痛,虽轻于结胸,而甚于懊矣”,这可能是急性食道炎证之类。

【语译】五六天来本是患的太阳伤寒病,表证还在,便遽然用大量的泻下剂,结果,不仅发热不退,并增加了胸腔部的结痛症状,这说明病况还在演进,可以用栀子豉汤的解热消炎剂。

79.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校勘】《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心烦”作“烦而”两字。

【句释】心烦,即前条所说的虚烦,卧起不安,即前条所说的不得眠症状。

【串解】《医宗金鉴》云:“论中下后满而不烦者有二,一热气入胃之实满,以承气汤下之,一寒气上逆之虚满,以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温之,其烦而不满者亦有二,一热邪入胸之虚烦,以竹叶石膏汤清之,一懊欲吐之心烦,以栀子豉汤吐之。今既烦且满,故卧起不安也,然既无三阳之实证,又非三阴之虚证,惟热与气结,壅于胸腹之间,故用栀子枳朴。胸腹和而烦自去,满自消矣。”

【语译】伤寒病经过泻下以后,烦躁不安,腹部胀满的,可以用栀子厚朴汤清热导气。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十四个(),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厚朴四两(炙,去皮)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校勘】枳实下《玉函经》无“水浸”两字,“炙令黄”成无己本、《玉函经》作“去穰炒”。“右”字成无己本、仲景全书作“已上”二字,《玉函经》“三升”下无“半”字,《千金翼方》“吐”字上有“快”字。

【释方】张志聪云:“栀子之苦寒,能泄心下之热烦,厚朴之苦温,能消脾家之腹满,枳实之苦寒能解胃中之热结。”厚朴枳实用少量为芳香健胃,用大量为肠管祛风药,能排除肠管内的瓦斯,减轻胀满。

80.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校勘】《玉函经》、《脉经》“丸”作“圆”。

【句释】丸药,王宇泰云:“丸药,所谓神丹甘遂也,或作巴豆。”是否如此,仍不能肯定,总是汉时俗医习用的泻下丸剂。

【串解】喻嘉言云:“丸伤大下,徒伤其中,而不能荡涤其邪,故栀子合干姜用之,亦温中散邪之法也。”伤寒应先解表,不解表而用下药,是表未解而里又虚,演成上热下寒的局面,因而用干姜温下寒,振奋胃肠机能,栀子清上热,即所以除烦。

【语译】患太阳伤寒证,不解表而遽用泻下丸剂,以致发热始终不退而烦躁,可以用栀子干姜汤散寒除烦。

栀子干姜汤方:

栀子十四个(),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校勘】《玉函经》“三升”、“一升”下都没有“半”字,“吐”字上有“快”字。

【释方】柯韵伯云:“任栀子以除烦,用干姜逐内寒,此甘草泻心之化方也。”本方用轻量有消炎健胃作用。

81.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校勘】《玉函经》“汤”字下有“证”字,“病”字作“其”字,没有“旧”字。

【音义】溏,音唐,大便里水分多而稀薄,所以一般叫做溏泻。

【串解】成无己云:“病人旧微溏者,里虚而寒在下也,虽烦则非蕴热,故不可与栀子汤,内经曰,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后乃治其他病”,这条说明栀子汤是寒凉药,便微溏是肠管吸收机能衰减的里寒证,不能无选择地一概应用。

【语译】凡是使用栀子豉汤,如病人素常便稀薄而有里寒证时,便不能使用。

以上六条是辨论栀子豉等汤一类的证治,栀子豉证阳明篇还有两条(二百二十一条、二百二十八条),厥阴篇有一条(三百七十五条),应合并参考。

表七: 栀子豉汤证简解。栀子豉

汤证病因: 汗、吐、下后。(七十六、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八十)

主证: 虚烦不眠、懊、烦热、胸中窒、心中结痛。

(七十六、七十七、七十八)

变证少气——栀子甘草豉汤。(七十六)

呕——栀子生姜豉汤。(七十六)

心烦腹满——栀子厚朴汤。(七十九)

身热微烦——栀子干姜汤。(八十)

禁忌: 大便溏。(八十一)

 

 

 

任应秋论伤寒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