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研读

《伤寒论》语译(八)

任应秋

[文章下载]

【摘要】  

【关键字】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伤寒论》语译()

66.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句释】腹张满,是胃炎胃扩张一类疾病,程应旄云:“胃为津液之主,发汗亡阳,则胃气虚,而不能敷布诸气,故壅滞而为胀满”,可能是指上列疾病而言,尤其是急性胃炎,初起常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表证,所以也会用发汗剂。

【串解】成无己云:“发汗后,外已解也,腹胀满,知非里实,由脾胃津液不足,气啬不通,壅而为满,与此汤和脾胃而降气。”成氏所谓“非里实”,即是说是里虚,本条当是素有胃病的人,因发汗而引发。

【语译】服用发汗剂后,表证已经消退了,而呈现腹部胀满的胃疾患时,尽可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和阳益胃剂。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半夏半斤(),甘草二两,人参一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校勘】《玉函经》半夏“半升”作“半斤”,成无己本、《千金翼方》甘草下有“炙”字。《玉函经》“味”字下有“咀”两字。

【释方】钱潢云:“此虽阳气已伤,因未经误下,故虚中有实,以胃气未平,故以厚朴为君,生姜宣通阳气,半夏蠲饮利膈,故以为臣,参甘养中和胃,所以益汗后之虚耳。”本方有辛香健胃,兼有滋养胃液的作用,宜于虚胀。

67.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校勘】《玉函经》“若下”下有“若发汗”三字,“脉”字上有“其”字,《脉经》、《千金翼方》作“伤寒吐下发汗后”,少一“振”字和“白”字。

【句释】心下逆满,心下指胃,胃里停蓄水饮,因而病人有上逆和胀满的感觉,叫做“逆满”。气上冲胸,即上句逆满症状的形容,头眩,即俗所谓头眩眼花,是由蓄水的中毒而引起的胸症状。沉紧脉,都见于水中毒一类证候,《金匮要略》云:“膈间支饮,其脉沉紧”,“病人若水,寸口脉沉而紧”。或者为收缩神经被刺激的反应,因为要是脉管纤维收缩,而排血量又减少时才能见到这种脉搏。动经,成无己解释为外动经络,尤在泾解释为动其经气更不明确,似仍以成说较妥,因为发汗太过血液是要受损伤的。振振摇,即头重脚轻摇摇欲坠的形容。

【串解】尤在泾云:“此伤寒邪解而饮发之证,饮停于中则满,逆于上则气冲而头眩,入于经则身振振而动摇。”《金匮》云:“膈间支饮,心下痞坚,其脉沉紧,”又云:“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又云:“其人振振身动,必有伏饮是也,发汗则动经者,无邪可发,而反动其经气,故以茯苓白术以蠲饮气,桂枝甘草以生阳气,所谓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也。”尤氏所谓的饮,可能是慢性胃炎的蓄水,是由饮食物的瀦留与胃壁所分泌的过量黏液而构成的。

【语译】伤寒病经过用吐或下法的治疗后,胃部发现胀满,一阵阵好像是气往上冲似的,站立起来便头眩眼花,脉搏沉紧,这种种情况,根本不能用发汗的方法了,但是又错误地发了汗,以致再度损伤体力,更演变成上重下轻,站起来不稳,摇摇欲仆的现象,这时最好用苓桂术甘汤涤饮温阳。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甘草各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校勘】《千金方》叫茯苓汤,《金匮要略》、《玉函经》白术作三两,《玉函经》“三服”下有“小便即利”四字。

【释方】《医宗金鉴》云:“此汤救麻黄之误汗,其邪尚在太阳,故主以桂枝,佐以甘草苓术,是扶阳以涤饮条”,太阳主桂枝,未免过分泥于文字,其实桂枝仍为降冲逆,桂枝甘草协合又有强心扶阳作用,白术专在利水,金鉴所说,仍觉模糊。

68. 发汗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校勘】《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发汗病不解”句作“发其汗不解”,“反”字上有“而”字。

【串解】钱潢云:“或曰,既云发汗病不解,安知非表邪未尽乎?曰: 若伤寒汗出不解,则当仍有头痛发热脉浮紧之辨矣,而仲景非唯不言发热,且毫不更用解表,而毅然断之曰虚故也,则知所谓虚者阳气也,其脉必微弱或虚大虚数,而见汗出但恶寒之证如附子泻心证,及用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之类。故曰虚故也。”准钱氏所说病不解是体弱病不复常,并不是表证不解,恶寒是由心脏衰弱而体温低,并不是表证,所以认为是虚。

【语译】发汗后,所有表证已经消失了,但病人还是怕冷,这是体力衰弱,体温低落的原故,应该给以芍药甘草附子汤强心剂。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甘草各三两(),附子一两(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疑非仲景方。

【校勘】芍药、甘草《玉函经》作各一两,《玉函经》、《千金翼方》“五升”作“三升”,没有“疑非仲景方”五字,“五合”《玉函经》作“三合”,《千金翼方》作“二合”,成无己本“分温三服”无“三字”,“方”作“意”字。

【释方】周扬俊云:“汗多为阳虚,而阴则素弱,补阴当用芍药,回阳当用附子,势不得不芍附兼资,然又惧一阴一阳,而不相和也,于是以甘草和之,庶几阴阳谐而能事毕矣。”

69.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校勘】《脉经》、《千金翼方》作“发汗吐下后,不解烦躁”。

【串解】成无己云:“发汗若下,病宜解也,若病仍不解,则发汗外虚阳气,下之内虚阴气,阴阳俱虚,邪独不解,故生烦躁,与茯苓四逆汤以复阴阳之气。”这是汗下后有虚脱的现象,所以要用茯苓四逆汤益阳固脱,所以《医宗金鉴》也说:“大青龙汤证之烦躁,乃未经汗下之烦躁,属实,此条病不解之烦躁,乃汗下后之烦躁,属虚。”

【语译】经用过汗法下法,病不减轻反而增加了烦躁,怕演变为虚脱,宜茯苓四逆汤益阳固脱。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四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校勘】《玉函经》“味”字下有“咀”两字,“三升”作“一升二合”,“去滓”以下作“分温再服,日三”,《千金翼方》“三升”作“二升”。

【释方】成无己云:“四逆汤以补阳,加茯苓人参以益阴。”茯苓,《本草经》云:“安魂参神”,《名医别录》云:“长阴,益气力,保神气”,《大明诸家本草》云:“补五劳七伤,开心益志”,千金方妇人产后,淡竹茹汤方后云:“若有人参,入一两,若无,内茯苓一两半,亦佳”,是人参茯苓确有治烦躁,止惊悸等作用,并不只是利水一端。

70.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原注云:“《玉函经》云,与小承气汤。”

【校勘】《玉函经》、《脉经》、《千金翼方》“故也”下有“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九字,“调胃承气汤”,作“小承气汤”。《千金翼方》注:“一云调胃承气汤。”

【句释】胃气,胃不一定是指胃脏,而往往是指肠管,还有包括整个消化道的意义,气指机能言。

【串解】程应旄云:“汗后不恶寒,反恶热,其人大便必实,由发汗后亡津液所致,病不在营卫,而在胃矣,法当和胃气。”发汗后,阴虚,体温低落恶寒,干姜附子汤证,芍药甘草附子汤证,茯苓四逆证,都是一个类型。汗后不虚而实,不恶寒,但热,这是机能亢盛的实证,如二百四十八条云:“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与这条正同。

【语译】用汗法以后,病人愈是恶寒这是阳虚的现象,假如并不恶寒反而发热,这是实性热证,如果同时大便秘结,可以用调胃承气汤通便解热。

以上十三条都是辨论太阳证的各种演变情况,大别之即为虚实两途和原有疾病的并发。

表五: 汗吐下后的疾病演变简解。汗

变虚

证伤津症状: 小便不利、身疼痛。(五十九、六十一、六十三)

病理: 亡津液。(五十八、五十九)

治疗: 新加汤。(六十二)

转归: 阴阳自和必自愈,得小便利,必自愈。(五十八、

五十九)

禁忌: 利小便。(五十九)

亡阳脉象: 微细、沉微、沉迟。(六十、六十一、六十二)

症状: 振寒、心下悸、欲得按、烦躁。(六十、六十四、

六十八、六十九)

病理: 内外俱虚。(六十)

治疗: 干姜附子汤、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附子汤、

茯苓四逆汤。(六十一、六十四、六十八、六十九)

证麻杏石甘汤证: 汗出而喘无大热。(六十三)

调胃承气汤证: 不恶寒但热。(七十)

病胃扩张症状: 腹胀满。(六十六)

治疗: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六十六)

胃炎(饮证)脉象: 沉紧。(六十七)

症状: 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眩脐下悸、欲作

奔豚。(六十五、六十七)

治疗: 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六十五、六十七)

禁忌: 发汗。(六十七)

 

 

 

 

 

任应秋论伤寒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