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研读

厥阴脉症概述——《伤寒论》通俗讲话之十六

潘澄濂

[文章下载]

【摘要】  

【关键字】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厥阴脉症概述——《伤寒论》通俗讲话之十六

上面已经谈过藏厥和蚘厥。这里所要讲的,就是“热厥”。

怎样叫做“热厥”?它是各种急性热病发展过程中,在体温升腾的状态下,四肢末梢部反而寒冷不温。《伤寒论》曰:“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这个指头寒,就是它的轻度现象。但严重的,会使入神识昏迷。《内经》曰:“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正因为严重的发厥,有暴不知人,并且它往往还与抽搐瘈疭等症状同时出现。后世温热病家,将这些症状,合并起来称为痉厥,确有它的意义。

发热是一般急性热病的主要特征。它是机体受着病原物及其毒素的刺激,通过反射性的机制,因而发生应答性的反应。热厥,或许就是在发热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发生起来的,一般认为它是,跟随着体温的高低而进展和消退(但是,在发热末期中,由于心脏活动减弱和血管扩张,而体温血压同时下降,这时发厥的程度,甚至更严重的也很多。)《伤寒论》曰:“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反过来说: 热深者,厥亦深,热微者,厥亦微,也未尝不可。这就说明热和厥,是有相互的关系。但是热厥的发生,不单是决定于病原物及其毒素的质和量,而与患者机体的内在因素和周围环境关系也是很大。所以同一热性病,其发厥的程度,各人就有各人的不同。有的始终不发厥,有的一开始就发厥,有的到了末期才发厥。其问题即在于此。不过发厥,是疾病趋向严重的表现,这是无可否认的。

在临床上接触到的热厥,一般是在机体对病原物及其毒素的抵抗力降低时而出现,所以它是反映出患者机体的减弱和中毒程度的严重。《伤寒论》曰:“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又曰:“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这就是观察热和厥的情况,作为推断疾病消退或进展的标帜,是很符合逻辑的。另外,根据我们临床经验,还有这样的概念,认为先厥后热,其病为轻?先热后厥,其病为重。

《伤寒论》曰:“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古代做面,先将面粉揉成饼状,然后以刀切成索条,故曰索饼),不发热者,知冒气尚在,必愈,恐暴热出,来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热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这亦是举例以说明发热和厥交替发作,其日期相应者,为病轻向愈之征?热少厥多者,为病势增恶之象。但是发热持续不解,也会引起其他的病变,如本条所说的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这就是由于发热不解而引起的变化。

《伤寒论》对热厥的处理,其一为“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云。”这是以白虎汤的清热,来制止热厥的发展。其二为“厥,应下之,而反应汗者,必口伤烂赤。”这是指出热厥,也有可用攻下的方法来治疗。从这些疗法看来,大部还是在机体抵抗力没有降低,而病毒正在肆张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这些清热攻下的方法;如果是机体抵抗力已濒于衰减或降低,而仍以白虎的清热,承气的攻下,就有困难。这时必须采用炙甘草汤的养阴清热,或竹叶石膏汤的益气生津。不然就会顾此而失彼了。假使病原毒素,严重地损害了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痉厥的变症,那就要选用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类的开窍、清热、镇痉、解毒的方剂,才能起沉疴于垂危。这亦说明祖国医药,对急性热病的治疗方面,是不断地在发展和进步。

另外,再来谈一谈“除中”。

除中,是疾病过程中,特别是在疾病的末期,患者本不欲食,而突然能食,这种现象,就叫做除中。它是象征着“胃气衰绝”,故欲引食以自救,与一般的饥饿感、是有些不同。因为这种突然欲食的现象,并不定是胃气衰绝的除中,就是一般胃机能恢复时,也可能出现这种现象。为了确定诊断,故以索饼来试探。它的观察方法,就是给以索饼(其他易于消化的食物,也可代替),视其食后,经过了一定时间的间隔没有发生消化不良的状态,且继续发生饥饿感,而仍欲食,这不是除中,而是胃机能的恢复。如果给以食物,而又压恶,且不知饥,这可能是胃气衰绝的除中。但是仅凭这一方法来观察,究竟是不全面、尚须与其他的症状相互参合,才能推断。《伤寒论》曰:“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食了索饼以后,不发热的,认为是胃气尚在。热暴出,反认为是除中。它以发热和不发热,来推断胃气的尚在和不在。可能是一个想象。然而《伤寒论》为什么拿不发热和恐暴热出而复去,作为观察除中的标帜,也有它的来源。由于少阴病有“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因此,就仿照了这个现象,想象地认为食后的不发热,为胃气尚在,暴热的,是胃气衰绝。在临床上,未必有这样的情况,实难作为根据。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它具有养阴、清热、强心的作用。在急性热性病的疗法领域里,占有相当的地位。《伤寒论》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脉结代,心动悸,就是它的主要适应证。另外,就是呈现了体液耗失现象的光绛舌,也是它的对症象征。

脉象的结与代,《伤寒论》分析得很清楚,其曰:“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又曰:“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难治。”(按此两条宋本并为一条,且字句亦稍异,这里是仍从柯本)从这两条文献看来,结脉: 是心脏发生期外收缩的代偿性间歇脉,它是在整齐脉象的基础上所出现的额外冲击,一般是弱于原来的冲击。出现这种脉象,如果在挠骨动脉上数取脉搏次数,要比同时听得的心动次数会减少些,这是它的特征。

发生期外收缩的人,有的无自觉症状、有的感觉到心悸,甚至也有的发生头眩、充血和恶心。它的发生、与心脏兴奋性的机能障碍有关。另一方面、是在心肌内某一部分有解剖变化的小病灶,或个别心纤维的传导障碍,使正常的冲动,停止向心肌的某一部位而传导,这样也会造成了期外收缩。但是它与神经机能障碍的关系,也是不容忽视的。

结脉和促脉,虽然同为期外收缩的代偿性间歇脉,严格来说,也有区别。结脉,是脉来缓时、一止复来。促脉,是脉来数时,一止复来。前者是与迷走神经紧张度升高有关的期外收缩;后者是与交感神经紧张度升高有关的期外收缩,一缓一数,显有区别。

代脉,很接近于交替脉,它是心脏肌的收缩性及兴奋性衰颓而引起的。张景岳说:“代,更代之义也,于平脉之中,而忽见软弱,或乍数乍疏,或断而缓起,均名为代。”这种脉象,是心力衰竭的表现。《千金翼方》炙甘草汤条曰:“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闭,脉结心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这就说明发现结代的脉象,是疾病趋向严重的表现。

炙甘草汤的应用范围,是很广泛,它对于心肌营养不良或障碍,而引起脉结代,心动悸的证候,都有良好的疗效。另外,就是原发的,就续发的心脏病,也有相当的作用。此方之妙,陈修园言之甚详,它说:“人参、地黄、阿胶、麦冬、大枣、麻仁皆柔润之品,以养阴,必得桂枝、生姜之辛,以行阴气,尤重在炙甘草一味,主持胃气,以资脉之原,佐以清酒,使其捷行于脉道也。”吴鞠通《温病条辨》里的加减复脉汤,就是以炙甘草汤减去了桂枝和生姜,这样的改变,会使它出现养阴有余而通阳不足的缺点。根据我们临床经验,以此方治疗伤寒(肠热症)肠出血,用西洋参代替人参,桂枝易玉桂,再加牡蛎、龟版或元参等,不刚不柔,获效良好。另外一个体会,就是对一般脉结,心动悸,而无发绀、浮肿、喘促等的机能性心脏病,于本方中加入一味远志,对改善脉象,效果甚著,屡试不爽。

 

 

 

 

 

潘澄濂论温病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