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研读

《伤寒论》太阴病证治在胃肠道疾病临床中的应用

潘澄濂

[文章下载]

【摘要】  

【关键字】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伤寒论》太阴病证治在胃肠道疾病临床中的应用

《伤寒论》太阴病篇是辨证治疗胃肠疾病(主要是寒性和虚性病变)的圭臬。但现存版本的太阴病篇原文仅八条,为《伤寒论》篇幅最少的一篇,且不完整。日本山田正珍氏曰:“本篇散逸不少。才存什一已”。可是笔者所见,散载于《伤寒论》其余各篇和《金匮要略》者不少。今将其零珠碎玉,作系统搜集整理。俾能窥得张仲景对胃肠道疾病证治的全貌。

一、 原篇选辑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结鞕,《玉函》作痞坚。《脉经》《千金翼》不下后,有“下之”二字。无“自利”二字及“若下之必”四字)“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以上四条是太阴病的主症主脉。从其脉证,亦可推想太阴病是胃肠功能虚弱的表现。它与阳明病的属性显有差异。

二、 散载拾零

兹将散载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关太阴病证治的条文,拾零于下。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本条为脾胃虚弱、气机阻滞而致腹胀之证治。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是宽中除满、健胃温中之基础方。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痞,是胃部胀满感,为多种胃病的常见证。半夏泻心汤具有健胃消痞(炎)作用。为治疗慢性胃炎之要方。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甘草泻心汤主之。”甘草泻心汤,《金匮要略》、《千金》、《外台》俱有人参三两。可从之。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本条因肠蠕动亢进,不能吸收水分,故泻利不止。赤石脂禹余粮汤具固涩收敛之功,故能止泻。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胸痞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理中汤(即人参汤)有温补胃肠之功,为治疗太阴病之基础方。后世之四君子汤、异功散、参苓白术散等,皆从本方化裁而出。而《伤寒论》太阴病篇反未列入,显系前人整理时,未顾及此。

“虚劳里急,悸,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程林曰:“《内经》曰:‘脾为中央土,以灌四旁,故能生万物而法天地。失其职,则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五藏失所养,亦从而病也。’建中者必以甘,甘草、大枣、胶饴之甘,所以建中而缓诸急。通行胃气者必以辛,姜桂之辛,用以走表而通卫。收敛营血者必以酸,芍药之酸用以走里而收营。”尤在泾曰:“中者,脾胃也。营卫生成于水谷,而水谷转输于脾胃。故中气立,则营卫流行而不失其和。又中者,四运之轴,而阴阳之机也。故中气立,则阴阳相循,如环无端,而不极于偏。是方甘与辛合生阳,酸生甘助而生阴,阴阳相生,中气自立。是故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鄙意小建中汤之适应证,实为李东垣氏所指之“阴火”证的表现。惜李氏对“阴火”之发生机理,及临床表现,语焉不详,引起后人争执。而程、尤二氏对小建中汤作用的解释,有补李氏“阴火”论据之不足,值得参考。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本方即小建中汤黄芪一两半,补虚之力尤为专长,屡用以治疗胃溃疡、胃神经痛等属于虚寒性者,可获良效。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本条证治,论理应属于少阴病范畴,由于脾阳虚衰,其源在于肾阳的不足,故录之,以示脾和胃的关系。特别是遇脾阳严重虚衰者,当于少阴病范畴求之。

可属太阴病证治的尚有旋覆代赭汤、黄连汤、桂枝人参汤、吴茱萸汤、附子粳米汤、大建中汤、苓桂术甘汤、小半夏汤、半夏加茯苓汤、大半夏汤、茯苓泽泻汤、半夏干姜散、橘皮汤、橘皮竹茹汤、桃花汤、柏叶汤、黄土汤、诃梨勒散、半夏厚朴汤等,不一一缕述。

三、 综合概论

依上所举《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关方治,有呕,吐,吐涎沫,吐血,胃反,咽中如有炙脔,噫气,哕,渴,不渴,心下痞,腹满,腹鞕,腹痛有出现头足不可近衣,腹中雷鸣切痛,胸胁支满,下利清谷,下利脓血,便血,气利,目眩,手足厥,脉弱等症。皆为胃肠道各种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见之。由于胃肠道的疾病是多种多样,同时也由于各人体质的差异。有的以呕吐为主症,有的以腹痛为主症,有的胃病而肠道正常,也有的是胃肠同病。须视病变的性质而决定,并非所有的胃肠疾病均为同时出现上列症状。但是,不管是胃肠什么疾病,所谓太阴病,它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这就是因胃气(阳)虚衰,运化功能不良或障碍,以致所进饮食不化精微,无以奉养周身,反而酿成浊痰积饮而妨碍消化者,一般均可隶属于太阴病范畴。这意味着太阴病是属于虚寒性病理的表现。但又必须看到,太阴病尚有本虚标实、寒中挟热之症,决不是纯属寒性,这可从半夏泻心汤、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等方剂所组成的药物性能和作用,得以想象。

再试将以上所举约三十余方,从其主要作用给予分类:

1. 甘温补中剂类: 主要有人参汤、黄芪建中汤等。作用为健胃补气,藉以旺盛胃肠活动机能,促进物质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抗病力。用途颇为广泛。为健胃剂的基础方。

2. 止吐剂类: 有小半夏加茯苓汤、大半夏汤、半夏干姜汤、吴茱萸汤、黄连汤等。作用为燥湿化痰,以抑制炎症的分泌,这是多种止吐药的共性。半夏是止吐的常用药物。至于吴萸有温中止痛,并能收缩子宫平滑肌作用,与半夏稍有区别。

3. 镇痛剂类: 多以芍药、甘草为主药。如小建中汤、当归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四逆散。具有缓和急迫、制止痉挛,以达止痛的效应,但是对寒中太阴而腹中雷鸣切痛者,则非附子不能止。如果腹痛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不可触近者,非以川椒之缓中不能愈。且川椒尚有驱虫作用,对胆道蛔虫症所致之腹痛,亦可应用。

4. 调气剂类: 有旋覆代赭汤、半夏厚朴汤、橘皮竹茹汤等。主要作用在于调节胃肠气机,用以消除胀满及呕逆之症。这类方剂的组成药物,如厚朴、橘皮、枳壳、苏叶等均含有挥发油,能宽中下气,且能健胃。

5. 止血剂类: 主要方剂有柏叶汤、黄土汤等,常用治吐血和便血,吐血因胃热者,宜泻心汤;因胃寒者,宜柏叶汤。由于柏叶汤有干姜之辛热而泻心汤用“三黄”,两方性能显有不同。程应旄说:“血得寒则不与气具行,渗于胃而作吐……。四味(柏叶汤)皆辛温行阳之品,使血归经,遵行隧道而自止,故宜于胃寒之吐血,抑即所谓引血归经之法也。”黄土汤以阿胶、黄土止血,地黄养血,黄芩清热,术附健脾温中。临床上除常用以治疗胃炎或溃疡病之出血而呈虚弱者外,对伤寒因大量肠出血而呈现休克者加参同用,亦屡奏良效。笔者经验,对柏叶汤之干姜、黄土汤之附子,每代以炮姜,性较温和,似觉更为妥帖。

6. 消痞剂类: 有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黄连汤等。这类方剂的组成是以健胃益中的参、草、姜、枣,与清热泻火的黄芩、黄连复合组成。如小陷胸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理中汤等均是这类方剂的基础方。所以它的功效,既是健胃补中,又能消炎。所谓痞: 《增韵》谓为“气隔不通”。《玉篇》谓为“腹内胀痛”。从《伤寒论》看来,它是一种综合征群,不是一种症,它既有续发的,如“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但是也有原发的,所以组成方剂药物的作用不如小半夏汤、橘皮汤或理中汤单纯。

后世脾胃病大家李东垣在理中汤、黄芪建中汤的基础上创制了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黄芪人参汤等用治脾胃病。而且还将大小柴胡汤等纳入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范畴的方剂,并喜用防风、羌活、独活等“风能燥湿”之药,如通气防风汤、升阳散火汤等。这是他对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范围的扩大和进展。究其泉源,仍不离于《内经》和《伤寒论》。故对《伤寒论》有关胃肠道疾病的证治作系统的整理,以溯其源,有其一定的意义。

四、 治案举例

1. 理中汤的应用

郑某某,女,59岁,19838月诊。面色淡灰不泽,形瘦神疲,纳差,噫气肠鸣,稍进油腻,大便即溏泻,腹满痛。舌苔根部黄腻,前半薄,中有剥痕。脉象细弱。经纤维胃镜及病理组织检查提示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大便多次培养阴性。西医诊断为慢性胃炎伴过敏性结肠炎。经多方诊治4月未效。证属胃肠运化不良,气阴两虚。先拟旋覆代赭汤以进。经服10余剂,噫气虽轻,而腹满肠鸣便溏仍未减轻。

改用理中汤加味之剂: 炒党参、仙鹤草、蒲黄炭各15克,焦白术、茯苓各12克,黄连2.5克,炮姜炭2克,陈皮9克,乌梅4枚,炙甘草45克。上药增减服80余剂,纳略增,腹满便溏明显减轻,面色转润,能作轻微家事劳动。继以香砂六君汤加黄连、蒲黄炭、仙鹤草加减之剂调理2个多月而安。

2. 旋覆代赭汤的应用

夏某某,男,42岁,197910月诊。因溃疡病行首次切除术。经住院30余日后出院,回家休养,仅十余日,突发腹中绞痛,旋即呕吐。先吐所进之食,继呕苦味胆汁,几呈休克。又复住院达1个多月。在此期中,每3~5日,腹痛呕吐必发一次,似有周期性。平时则冲气上逆,噫气频作,大便时溏时秘,纳差,形瘦。西医主张再作手术治疗,但因体力较差,不敢接受。因此出院延中医治疗。今且面黄肌瘦,仅进少量流汁,形寒肢冷,语声低微,舌苔白而少津,脉象细弱,呈现一派虚象。此由胃气损伤,和降失司,胆汁逆流,浊气相激,致成胃反。治宜平降逆气,健运中州。

方以旋覆代赭汤合大半夏汤加减: 旋覆花、郁金各9克,代赭石、炒党参、姜半夏、茯苓各12克,净蜂蜜1小杯分冲,炙甘草45克,陈皮6克。另以肉桂09克为饭丸分2次吞。经上方调理达3个多月,周期发作控制,偶因饮食不慎或情绪激动尚有轻度反复,后常以旋覆代赭汤加香附、茵陈、茯苓、白术等随证化裁,并注意节饮食,戒恼怒,体力逐渐恢复,胃反发作消失。

3. 半夏泻心汤合吴茱萸汤的应用

黄某某,男,196510月诊。素嗜酒,体态魁梧,近半年来食后胃脘痞满,甚则作痛,呕吐较多涎沫,肠鸣便溏,纳呆形瘦。西医诊断为慢性胃炎,多方诊治未效。舌苔厚腻,根部色黄,脉象濡细。显系胃阳虚衰,积痰成饮,气机阻滞,和降失司。治宜温中和胃,消痞燥湿。

投以半夏泻心汤合吴茱萸汤加减: 炒党参15克,姜半夏、茯苓各12克,淡干姜、黄连各25克,炒黄芩、陈皮各6克,吴萸、炙甘草各3克。服5剂,能进稀粥1碗,呕吐痰涎稍见减少。乃于前方去黄芩,另以上肉桂12克为饭丸分2次吞。再服5剂,脘腹痞满减轻,呕吐涎沫亦除。继以原方增减,共服40余剂,体力逐渐恢复。翌年5月随访,能参加半日工作。

4. 大建中汤的应用

朱某某,男,32岁,19718月诊。罹晚期血吸虫病脾肿大,拟作脾切除术而入院。突于次日午后腹中剧痛,并呕吐蛔虫2条,肢冷,但无发热。大便检查: 蛔虫卵阳性(++)。舌淡,多见虫点。苔黄白相兼,脉象细数。证属寒湿蕴滞,蛔不安脏,上窜于膈,治宜暖中和胃,驱蛔止痛。

投大建中汤加减: 党参12克,川椒2克,干姜18克,乌梅4枚,广木香、胡黄连各3克,枣槟榔9克,生麦芽4克,炙甘草35克,生白芍12克。服1剂,腹痛即见减轻,继服2剂痛止而愈。

 

 

 

 

 

潘澄濂论温病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