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研读

《伤寒论》的基本精神

潘澄濂

[文章下载]

【摘要】  

【关键字】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伤寒论》的基本精神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伤寒论》的基本精神,概括起来,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关于辨证规律;另一方面,是关于论治法则(包括方药配伍的范例)。这两者紧密结合,以期达到防治多种疾病的目的。它具有高度的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是中医学的规范,故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

所谓“辨证”就是以望、闻、问、切四诊,将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临床症状,有系统地来鉴别它的类型和属性。这里所指的类型,就是太阳病、阳明病……的六经征候群;也就是各种疾病,特别是急性热病的过程中,各个不同阶段所表现的不同的综合病征。这些不同的综合病征,如太阳病的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少阴病的脉微细、但欲寐等症状,是张仲景根据《内经》的理论,在临床实践中,以各种疾病的共同症状(即普遍性症状,如热性病的发热)里,找出其不同症状(即特殊性症状,如阳明病的胃家实)结合而成的。

认识了六经的征候群,不仅使症状的类型可以鉴别;而且基本上将证候的阴、阳、表、里的属性,也可掌握起来了。但是只掌握了阴、阳、表、里,还是不够全面,必须将六经征候群以外的症状,和六经征候群的症状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分出它的寒、热、虚、实的属性。中医称寒、热、虚、实、表、里、阴、阳的属性,为诊治的“八纲”。

六经和八纲,密切相关。辨别八纲的属性,离不了六经,就是要在认识六经征候群的基础上,进而分别八纲的属性。例如: 太阳病,是属阳性的表症,但是也有有汗和无汗,脉浮缓和浮紧的不同,因而有表虚和表实的分别;故治疗的方剂,也有解肌和发汗的不同。在同一表虚或表实,严格区别,又可分热性或寒性。如麻黄汤、桂枝汤,是辛温性制剂,适应于寒性的太阳病。如: 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为辛凉性制剂,适应于热性的太阳病,这样看来,对热性和寒性的识别,也很重要。

识别热性和寒性,与舌苔关系至大,但是《伤寒论》对舌苔观察的记录材料,比较缺乏,这是美中不足。

为了易于理解起见,再举例以说明六经和八纲相结合的重要性。例如: 两个同时发病的急性胃肠炎患者,其一: 有发热呕吐、腹痛、鼓肠、泄泻、便意急迫、舌苔黄燥、口渴引饮、脉数实、精神烦躁;另一: 虽也有腹痛、呕吐、大便泄泻;但无热、四肢厥冷,舌苔白腻、口不渴,或口渴而喜热饮、脉细弱、精神疲乏。这样的两个病例,以六经和八纲来辨证,就有显著差别。前者是属于阳明里热症,治宜葛根芩连汤,苦寒解毒;后者是属于太阴里虚且寒的证候,治宜理中汤的甘温健胃,即使夹热,亦可加入黄连(即连理汤)。从这两例,更可以说明中医的辨证,必须以六经和八纲相结合。

此外,六经证还有传变和合并病,亦值得注意。所谓六经传变,指的是每一经病情,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时刻在变化。它的传变,有顺传,是指病情循着一定的趋势而发展,例如: 从太阳证传阳明,或传少阳之类,即属之。有逆传(即突变)是指病情不循常规程序而演变。例如一开始,不现三阳证,而遂现太阴证、少阴证或厥阴证,即临床上所谓直中三阴之证。这些都是正不御邪,或邪气炽盛病情较为危重的表现。所谓合病或并病,凡二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者为合病;如果是一经证候未罢,与此同时,又出现另一经证候者,为并病。由此可见,疾病的证候,决不是单见一经之证,而是有合有并的复杂表现,我们遇到这种复杂的病情,就要找出它的表里主次,也是辨证的关键。

但是有的人认为伤寒(注: 指广义的),以六经辨证,杂病以个别证候为主,不用六经概括。甚至说: 无须辨别八纲,这对辨证法则的认识,还存在距离。总的来说,中医的诊断,就是辨证,不论伤寒或杂病,终不能脱离六经和八纲的规律来辨证。前面已经提到过,伤寒的六经,是从普遍性症状里,找出它的特殊性症状(即六经的征候群);杂病是以特殊性症状(如痰饮、黄疸、上气等的症状)中,认识它的普遍性症状,而区别它的类型和属性,是很符合逻辑的。例如黄疸,有恶寒发热、小便不利、脉浮者,属太阳病,宜茵陈五苓散。如果只有发热、不恶寒、大便结、脉滑者,属阳明病,宜茵陈蒿汤。这样,可以知道杂病也是脱离不了六经和八纲的范畴。

现在再来谈一谈《伤寒论》方剂组成的法则。

据一般说: 《伤寒论》有397法、113方,实际上所指的397法,就是解释和说明113方的适应证、禁忌症和作用的条文。伤寒论的治疗方法,一般认为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是相应八纲而产生出来的。为了便于讲述起见,将各方组成的基本药物,作如下的分类:

1. 解热剂

分解肌、发汗、和解、清凉等四类。组成解肌类的基本药物是: 桂枝和芍药的配合;组成发汗类的基本药物是: 麻黄和桂枝的配合;组成和解类的基本药物是: 柴胡和黄芩的配合;组成清凉类的基本药物是栀子或石膏;此外,如利尿药的猪苓和滑石,滋阴药的阿胶和黄连,间接也有解热的作用。

2. 肃肺剂

分祛痰、平喘、镇咳、化湿等四类。组成祛痰类的基本药物是: 桔梗和甘草,也有桔梗和贝母的配合;组成平喘类的基本药物是: 麻黄和杏仁的配合;组成镇咳类的基本药物是: 细辛、干姜、五味子的配合;组成化湿类的基本药物是: 厚朴和杏仁,也有以半夏和茯苓的配合。此外,如旋覆花和代赭石,也有平气和降逆作用。

3. 理胃剂

分为苦味、甘温、辛温、酸味等四类。组成苦味类的基本药物是: 黄连和黄芩,在某些证候,也有与少量大黄相配合,而且这类药,又是胃肠道的消炎解毒药。组成甘温类的基本药物是: 人参和白术,但是有许多方剂,还辅佐了甘草、生姜和大枣;组成辛温类的基本药物是: 干姜、吴萸、桂枝,这些药物,大多配合甘温类。酸味类的药物为乌梅。

4. 泻下剂

一般分缓泻和峻泻。《伤寒论》里应用以治疗急性热病的大便秘结者,以大黄和芒硝的配合为主。另外,如芫花、大戟、甘遂、巴豆等,药性猛烈,大部是用以排除胸腔或腹腔的积水。

5. 催吐剂

仅一味瓜蒂,现在较少应用。

6. 镇静剂

分解痉、定悸、固涩等三类。组成解痉类的基本药物是: 芍药和甘草的配合;组成定悸类的基本药物是: 茯苓和大枣,在《金匮要略》里,还有以酸枣仁和茯苓配合,起安眠作用的。组成固涩类的基本药物是: 龙骨和牡蛎的配合,并且还能镇惊。另外,如赤石脂、禹余粮、代赭石,在胃肠道方面起固涩和重镇作用,以治疗下利或食道和胃壁的痉挛。

7. 回阳剂

组成这类的基本药物是: 附子和干姜的配合;但有些方剂,不用附子,而用桂枝;也有些方剂,以附子和桂枝配合。

8. 利尿剂

分渗利和通阳二类。组成渗利的基本药物,有茯苓、滑石、猪苓、泽泻。组成通阳利尿剂的药物,是在渗利药中加入桂枝、或细辛,此外,如木通、瞿麦,也有利尿之功。

9. 补益剂

分益气和滋阴二类。组成益气类的基本药物,以人参和白术或黄芪为主。组成滋阴类的基本药物,属于甘寒的,为麦冬和地黄;属于咸寒的,为阿胶和鸡子黄。

10. 血分剂

分活血和破血二类。组成活血类的基本药物,为桃仁或丹皮;组成破血类的基本药物,为水蛭和虻虫。

11. 理气剂

是厚朴和枳实。此类药物多适用于腹满、腹胀之症。

12. 驱虫剂

是川椒或粉蜜。

从上面方剂中各类组成的基本药物的药理作用来看,每一类的配合药,都存在着相互制约(即拮抗作用)和相互依存(即协同作用)。如平喘类的麻黄和杏仁,起着相互制约作用,而达到平喘目的。如解痉类的芍药和甘草,就是起着相互依存作用,而解除肌肉的痉挛。药物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是组成方剂的基本条件。

《伤寒论》有很多方剂,是由二类或二类以上不同性能的药物,复合而成一剂,如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就是以苦味类的黄芩、黄连和辛温类的干姜、人参而组成。这两类药物,也交替地起着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作用,而达到医治的目的。

但是某一药物,在某一方剂,与某药配合,为相互依存作用;在另一方剂,与另一药物配合,则转变为相互制约作用。

《伤寒论》每一方剂中的药物,对医治所起的作用,还有主要和次要的区分。如麻黄汤里的麻黄,理中汤里的人参,是主要药;其余的,就是次要或辅佐药。但是,某一药物,在某方为主要药,而在另一方剂,则为次要药。如茯苓甘草汤的茯苓,是主要药;而五苓散的茯苓,就转变为次要药。并且在同样药物所组成的方剂里,由于各药用量的增加和减少,它的作用位置,也会起改变,如桂枝加芍药汤,由于芍药用量的增加,它就转入于主要作用的地位。

《伤寒论》的113方,除了单味剂外,绝大部分方剂,都脱离不了上述的规律。

辨证规律和治疗法则,如辐车相依,必须要全面掌握,才能在临床上,不偏不倚地识别类型和属性,不慌不忙地选方而用药。辨证论治,确是中医的一门重要课程,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潘澄濂论温病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