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研读

保持人体的动态平衡是《内经》的中心思想(三)

欧阳锜

[文章下载]

【摘要】  

【关键字】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保持人体的动态平衡是《内经》的中心思想(三)

四、 四种诊法

诊法,是诊察疾病的方法。古代医家限于历史条件,只能从直感所能觉察到的人体异常情况来诊断疾病,这里包括直接观察到的异常现象——望诊。直接接触到的异常气味和体征——闻诊、切诊。通过这些方法获得的资料,只能作为诊断疾病的印证资料,主要通过详细询问发病经过和当前的全身症状——问诊取得全部病情资料,再经过细致的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最后诊断。所以说:“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这就说明了问诊在四诊中应放在首位。如果病人有难言之隐,就要“闭户塞牖……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只有“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做到有目的、有系统地问,才能全面正确地获得病情真相。

中医诊察疾病的方法,着眼在人的整体,也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平衡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所以无论望诊、闻诊、切诊都注意抓住两个对立的现象和体征作为诊断依据,目的也就是观察哪一方面、哪一部分阴阳不平衡,从而分析阴阳失调所在。

望诊中望神色,是从神色的聚散浮沉、明润暗晦两个对立的方面来判断疾病的生死逆顺的。神色以隐约微露不全部浮现为正常,所谓“缟裹朱”,“缟裹红”,“缟裹绀”,“缟裹瓜蒌实”,“缟裹紫”就是五脏生气外荣的正常现象。神色明亮润泽,“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羽”,皆主生。神色枯焦暗晦,“青如草兹”,“赤如血衃”,“黄如枳实”,“白如枯骨”,“黑如炲”,皆主死。人的精神依存于气血,可以说神色也就是气血的外荣。故色泽明润,则表示气血旺盛;气血一有亏损或淤滞,则多呈晦暗不泽之色。从神色之聚散浮沉,明润暗晦及其走向,还可以分析、判断疾病发展变化的趋势。例如:“察其浮沉,以知深浅;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搏,以知远近”,“其气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已”等,都是有一定诊断意义的。

形体有赖于气血的滋养,故形体强弱与气血盛衰是一致的。所以“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如果形体强弱与气血盛衰不一致,出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或“形瘦脉大,胸中多气”,前者为“形胜气”,属危证;后者为“气胜形”,多主死。因气血依存的基础是形体,形体不败,虽少气脉细,病属危证,尚可缓缓调补;形体已经衰败,而反脉大胸中多气,此属邪气充斥,攻之不可,补之不及,故多主死。形态异常,出现“头倾视深”,“背曲肩垂”,“转摇不能”,“屈伸不能,行则偻附”,“不能久立,行则振掉”,亦皆属血气亏损,筋骨败坏之象,预后多不良。

面部为全身的缩影,五脏有病可以从面部五官反映出病态,故肺病“喘息鼻张”;肝病“眦青”,脾病“唇黄”,心病“舌卷短,颧赤”;肾病“颧与颜黑”,颜面某一部分最先出现异常颜色,亦有诊断意义。如“左颊先赤”为肝热;“右颊先赤”为肺热;“颜先赤”为心热,“鼻先赤”为脾热;“颐先赤”为肾热。这些,对于观察分析热在何经可供参考。

望诊又多从眼目、舌苔、络脉等方面着眼。从眼目观察病变,一是根据眼的开阖来区别阴证阳证,如“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二是根据其赤脉的走向来判断病属何经,如“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如发现有“戴眼”等异常现象,则为太阳经气已绝,多属危候。观察舌苔:“舌上黄”,是指舌上有黄苔而言,在舌上苔黄的同时,多兼见“身热”,热盛津液受伤,甚至出现“嗌干、喜溺,心烦、舌卷卵上缩”,则为厥阴经之死证。舌上苔黄,不但为热证的主要指征,根据舌焦,舌卷卵缩,还可作为断定热盛伤津的程度及预后的结果。热病验舌,后世虽有很大发展,《内经》在这方面也初步提出了一些方法。中医所谓“络脉现色”,是指能显露于外的络脉而言,根据络脉出现的不同颜色,也可作为某些病证的诊断依据,这就是所谓“诊络”。《内经》着重提到诊络要察看手鱼际穴及耳间的络脉,络脉现色,一般是“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热,鱼际络赤”。“耳间青脉起者,掣痛”。后世诊察小儿指纹,也就是在诊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闻诊包括“耳闻”、“鼻嗅”两个方面,《内经》对这两方面也提供了一些基本方法。

耳闻,就是指医者听到病人发出的异常声音、声音异常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如“声如从室中言”,“言而微,终日乃复言”,为水湿内盛,中气被夺。“咳而喘息有音”为肺咳。“善太息”而“口中苦”为胆胀。这些,都是需要通过耳闻才能获得的病情资料。声与音是有区别的,《内经》有五声、五音之分,例如: 肝在志为怒,大怒伤肝,有时情不自禁发出大声叫呼;心在志为喜,过喜心伤,亦可出现情不自禁的喜笑不休。这就是五声在诊断上的应用。人之发音,必须口舌唇齿相互协调,才能发得准确,但五音则口唇舌齿各有侧重,如角音为舌缩脚音,徵音为舌抵齿音,宫音为舌居中音,商音为开口张音,羽音为唇上取音。病人语音不清,偏于角音,则多与肝风内动有关;偏于商音,则多与喘息张口呼吸有关;偏于微音,则多见于神识昏迷之际。这就是五音在诊断上的应用。不过五音用于诊断未被引起广泛重视,今后尚可通过临床实践总结这方面的经验。还有一种发音异常。症虽同而病迥异,如“卒然失音”与“喑痱”,前者为“寒气客于会厌”,后者为“内夺而厥”当知有所区别。

鼻嗅,是指病者和医生的嗅觉,病人身上发出臊、焦、香、腥、腐等异常之味,也有诊断意义。如病在肝“其臭臊”,病在心“其臭焦”,病在脾“其臭香”,病在肺“其臭腥”,病在肾“其臭腐”。也就是根据五气与五脏的配属关系来分析病属何脏的。“胃胀”一证,“鼻闻焦臭”,系胃中食物消化不良,腐败发酵所致,故其证多兼见“腹胀,胃脘痛,……妨于食,大便难。”根据临床所常见,口中有秽气确以消化道疾病为多见。

切诊所谓“各切循其脉”,就是指全身的三部九候。所谓“卒持寸口”,就是指寸口、寸关尺三部。全身三部九候:“上部天,两额之动脉”,“天以候头角之气”;“上部地,两颊之动脉”,“地以候口齿之气”;“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人以候耳目之气”;“中部天,手太阴也”,“天以候肺”;“中部地,手阳明也”,“天以候肝”;“下部地,足少阴也”,“地以候肾”;“下部人,足太阴也”,“人以候脾胃之气”。寸口,寸关尺三部;“上附上,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古代三部九候全身诊脉法虽比较复杂,但诊脉之处比较接近发病部位,确有它切合实质的诊断价值。独取寸口的诊脉法,则为后人开了简便之门。

脉象突出地表现为小、大、疾、迟、热(脉数)、寒(脉紧)陷下(脉沉伏)、滑、涩等,均属病脉。疾脉后世又称为数脉,即一呼一吸脉五至以上,如一呼脉六至以上,则为数疾无伦的死脉。脉象主病: 长主“气治”;短主“气病”;数主“烦心”;大主“病进”;上盛(寸脉实)主“气高”;下盛(尺脉实)主“气胀”;代主“气衰”;细主“气少”;涩主“心痛”;盛滑坚主“病在外”;小实而坚主“病在内”;小弱以涩主“久病”;滑浮而疾主“新病”。脉象主病在诊断上只能作为参考,后世医家所谓合证合脉,议病议药,就是说诊断疾病要脉证合参。只有病的诊断确定之后再拟议方药,决不是单凭脉象就可断病下药的。而且临床上还有一种脉证不相符的情况,脉证不相符,叫做“脉易阴阳”,这就是阴证见阳脉,阳证见阴脉,或表现为“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有这种情况的,治疗上就比较困难;相反,如“脉从阴阳”,脉证相符,治疗当然就容易一些。五脏病脉有虚、实之分,虚则“软而散”,实则“搏坚而长”。例如: 肺脉实“当病唾血”,虚“当病灌汗”;肾脉实“当病折腰”,虚“当病少血”。病与证是相符的,这就可以脉证互参。

四诊除问诊是听取病人的主诉外,其他望、闻、切三诊,都有些客观上可以觉察到的资料。所以通过问诊,在分析病机时,都要结合望、闻、切三诊以为印证,这样才可以避免主观,作出符合客观的诊断。

 

 

 

欧阳锜论临证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