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研读

《内经》病能类补

欧阳锜

[文章下载]

【摘要】  

【关键字】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内经》病能类补

能,通态;病能,即指病态。病能,最早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但《素问》另有《病能篇》。李士材选辑《内经知要》(以下简称《知要》)也采用病能作为篇名。

病能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素问·病能篇》列举了几种病症,由病能推论到病因、治疗并提出“同病异治”的问题,内容比较简单。李氏所辑,包括内、外科一般病证,证候分类,各种病因、病机及病的传变等,内容比较广泛具体。古代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认识病证,只能靠直观觉察到的形体上的病理变态,根据病态认识各种病证,并以病因、病机等方面加以解释,这就是病能所包括的内容。

《内经》认识病证虽然是以阴阳、脏象、经络、色诊、脉诊等理论为基础,但都是以形体上的各种病理变态为依据的。只有掌握大量的医疗实践经验,并经过反复的理论总结过程,才有可能从病态上认识各种病证。《阴阳应象大论》谓“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就是说任何病态,都是人体阴阳的盛虚消长变化的结果。阴阳,是指人体发病部位的阴阳所在;更胜,是指阴阳消长互有胜负;变,是人体内的各种病理变化;形能,是指病变后引起的形体上的各种异常状态,也就是疾病出现的症状,包括脉象、舌苔。中医的理论来自实践,而实践所凭依的是形态上的各种异常状态,可见病态与基础理论、临床各科都是密切相关的,因而病态在中医学是古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内经》所称疾病,有的是指独立的病,有的是指常见的症状,因为有些病发展过程不长,可以系统观察,如疟疾、痢疾之类;有些病虽发展过程较长,但自始至终联系得起来,如鼓胀、噎膈之类。所以自古以来,这些都认为是一种病。有些病某一个突出的症状,经治疗消失之后,病亦随之好转或痊愈,如黄疸、腹泻、咳嗽、呕吐之类,也认为是一种病。这就是症状被称为疾病的历史根源,故一般又统称为病症。《内经》不但对独立的疾病叙述了不同的证候,对常见的症状也叙述了不同的证候。正因为某些常见的症状长期以来被称为疾病,而疾病与证候的断定都需要以症状为凭,症状在不同疾病和证候中又可相互出现,因此疾病、证候、症状混淆不清,就容易在认识上造成混乱。学习研究《内经》有关病态的叙述及其内容,弄清疾病、证候、症状三者之间的关系,这对中医学术的整理提高无疑是有帮助的。

《知要》有关病能的叙述:《素问·病能篇》提到“同病异治”的问题,同一疾病,除可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外,还有病同而证不同的缘故。《知要·病能》所叙述的,有病证,有证候,并可反映出疾病、征候、症状的区别。如叙述的病证: 有伤风、伤寒、伤暑、黄疸、疟疾、胀病、痹病、痿病、痈疽等。所叙述的证: 有火热证、风证、寒证、热证、燥证、湿证等。病因,病机分类,则有六淫、七情及脏腑、经络、寒热、虚实等。此外,还介绍了几个同病异证的例子及几种病症的传变和预后。兹分述如下:

 一、 有关病证的论述

伤风: 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饮食,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栗而不能食。(《素问·风论》)

伤寒: 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盛不死,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素问·热论》)

伤暑: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素问·生气通天论》)

黄疸: 溺黄赤,安卧者,黄疸。已食如饥者,胃疸。目黄者,曰黄疸。(《素问·平人气象论》)

疟疾: 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而欲饮。(《素问·疟论》)

水胀: 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灵枢·水胀》)

痹病: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素问·痹论》)

痿病: 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躄也。(《素问·痿论》)

痈疽: 痈者,其皮上薄以泽;疽者,上之皮天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热胜则肉腐,腐则为脓,然不能陷……故命曰痈;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灵枢·痈疽》)

疾病都有它固定的症状。疾病的固定症状,就是由于各种疾病特殊的病理变化所决定的。例如: 痹病虽有行痹、痛痹、著痹三种不同表现,但四肢肌肉酸麻胀痛的症状及逢寒则急的特点是固定的。某些被称为疾病的症状,也是由于疾病特殊的病理变化所决定的,这种症状不但是固定的,也可影响其他症状的存在和发展。例如: 痿病仅可反映出脉痿、筋痿、骨痿三证,但下肢痿废则是三证所共有的。如果经过治疗,下肢恢复正常,则脉痿、筋痿、骨痿也就不存在了。下面就《知要》所叙述的几种疾病和症状予以具体说明。

风者善行而数变,虽然是指风的性质,风气胜为行痹,其痛游走无定,就是一种善行数变的表现。至于伤风,是指一种感冒病,即《伤寒论》所称“中风”。“腠理开则洒然寒”,即中风证的“汗出恶风”;“闭则热而闷”,即中风证的“发热、肢节烦疼”,表热不解,则饮食、精神不振。中风证不用发汗而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透热,并用甘、枣和中,则饮食精神亦自恢复正常。中风证虽然可出现不少的兼症,桂枝汤也有不少的加减法。但都必须具有发热汗出恶风,肢节痛等症。

热病皆伤寒,是指广义伤寒。至于“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则是指伤寒病。也是属于感冒之一种。“热虽盛不死”“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就是指伤寒病的特点。伤寒病发热,同时必兼有恶寒无汗,身体疼痛等症。秦伯未先生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是伤寒误入伤暑条。体若燔炭,热虽盛而热在表,未入于脏。这种发热,是由于皮毛闭塞无汗,热不得外越所致。一般是没有心烦口渴、苔黄、尿黄等里热证的。故治疗不宜清热、泄热,只宜辛温解表,发汗退热。汗出而散,亦即可汗而已。如果没有上述症状,就是不成为伤寒,也决不可妄用辛温药以治高烧。

伤暑是一种季节性病,暑月气候炎热,感受暑热,热不能外泄,轻则为伤暑,重则为中暑。暑天一有汗多心烦、口渴、尿短黄等症,即为伤暑之兆,当即时清解。如果一身灼热而外有恶寒身痛等症者,亦不妨用香薷、薄荷之属发汗清暑。这种暑病,多因汗出入水,或贪凉露卧所致,故又称为阴暑。这些都是暑病不同于其他外感病的特点。

黄疸以全身黄染为特征,在出现黄疸的同时,多见“目黄”,“溺黄赤”,“已食如饥”,倦怠“安卧”。引起黄疸自有多因,黄疸见证亦多不同,但通过利湿除黄,亦有使黄疸渐退或消失的,故多认为黄疸系湿热淤郁,肝脾失调所致。黄退食纳正常,则认为其病已愈。至臌胀病兼有黄疸“色苍黄,腹筋起”,则属难治之症。

疟疾恶寒发热,发作有定时,寒时“寒栗鼓颔”,热时“内外皆热”。发时虽“腰脊俱痛”,“头痛如破”,痛苦异常,但汗出疟解之后,即平复如常。与其他疾病寒热往来或寒热迭作之证不同。因疟疾寒热发作有时,故多认为疟不离少阳,并采用柴胡、达原等方。已经实践证实,柴胡、草果、厚朴、槟榔等,确为抗疟的有效药物。

水胀病,以腹大如鼓为特征。水胀病虽亦面目下肢浮肿,“目窠下微肿”“足胫肿”,突出的是腹大“如裹水之状”,按之多凹陷,不一定随手而起。胀病多属于气,是由于“排脏腑而廓胸胁,胀皮肤”所致。但水胀病明确指出“其水已成矣”,故不属气胀而属水胀。

痹病,通称风湿病,其病多因风伤皮毛,而湿流关节所成,亦即所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病固定的症状是四肢肌肉关节酸胀麻木疼痛。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逢寒则虫,逢热则纵”。愈后亦常因受寒受湿引起复发。发作时多兼见恶风寒,汗出,或无汗,或游走作痛,或肿痛不移。治疗可用祛风渗湿等表散药,但不能大发其汗。因汗出后,风气虽去,湿气尚在。故痹病虽有风寒湿表证,与风寒外感还是有区别的。

痿病多因热病而起,因热而致下肢痿躄,严重的可使下肢瘫废,当及时采用养阴清热,舒筋利关节之品。延误失治,多不易恢复。痿病与下肢痿软乏力,如痹久成痿不同,痹病多痛,痿病不痛,切不可妄用温散治痹之药治痿,以免助热伤阴,更致难治。

痈疽属于外科病。其病皆因营卫稽留,寒化为热,热胜肉腐所致。有肿疡、脓疡、溃疡之分。《内经》以成脓溃烂的深浅、大小分为痈疽,“腐则成脓,然不能陷……故命曰痈;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从外形诊断痈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也是与痈肿、脓肿的部位深浅有关的。痈疽后世分阴阳两证,痈属阳,疽属阴。治痈贵迅速,当发现肿痛,就应及时用仙方活命饮消散之。仙方活命饮不但有清热解毒散结之品,并配合防风、白芷、陈皮等表散药以调和营卫。这也就是根据寒客经络、营卫稽留、寒化为热的病理特点来制方用药的。

上述几种病证,每一种都有其特殊的病理变化引起形态上的异常状态因而出现比较固定的症状,有的症状本身就具有它的特点,就可以作为诊断病证的依据。

二、 有关证候的叙述

火热证: 诸热瞀瘛;诸禁鼓慄,如丧神守;诸逆冲上;诸躁狂越;诸病胕肿,疼酸惊骇;诸病有声,鼓之如鼓;诸腹胀大;诸转反戾,水液浑浊;诸呕吐酸,暴注下迫;诸痛痒疮。

风证: 诸暴强直;诸风掉眩。

寒证: 诸病水液,澄澈清冷;诸厥固泄;诸寒收引。

湿证: 诸痉项强;诸湿肿满。

燥证: 诸气郁;诸痿喘呕。《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刘完素补)

《内经》有关证候的叙述,内容繁多,《知要》提出病机十九条(本讲所引增加刘完素补的燥证一条),只不过作为示范而已。病机就是从复杂的症状中分类归纳,作为辨证的纲领,所以十九条所指的都是证,不能看作是病。辨证求因,都是指既病后的症状,病机虽以六淫分类,但六淫所指各证,同样适应于其他杂病。可见病机十九条,实际上也就是一般常见的证候分类。

任何热病,出现神识昏闷,四肢抽搐等症,皆为火热上扰心神、热极生风之象;至内热极盛、格阴于外,外证口禁鼓颔,恶寒战慄,有不能自主之势,必兼有其他火热证可察;火性炎上,凡病势上逆,如骤然呕吐,气逆咳喘,亦多属火;火性躁动,一切躁扰不宁,举动语言失常,发狂甚至逾墙上屋,皆属火证;稍轻一点的,则表现为皮肤潮红浮肿,或肌肤痠痛,惊骇不宁之象;肠鸣有声,叩之如鼓,不一定属火热证,属火热证之肠鸣,必兼舌黄口秽,大便不爽;腹部胀满,也不一定属火热证,属火热证之腹胀,多腹痛便结;不论转筋拘急,或角弓反张,属于火热证者,都必小便黄赤不清,当然,小便黄赤不清,本身就是火热证的标志之一;呕吐、吐势凶猛,吐酸、酸腐不堪,骤然下利、后重不爽,亦皆属火热内郁之象;惟火郁经脉,发为痛痒、为疮疡,则多属心火。

骤然发生颈项强直之症,多属血虚招风所致,《金匮要略》以有汗、无汗分刚柔,刚痉用葛根汤,柔痉用桂枝汤加葛根汤。凡此,皆属外风。至肝风升扰,出现颜面痉挛,头目晕眩、手足抽搐、颈项强直反张等症,则属内风。治疗只宜平肝熄风,切不可妄用辛散风药。

恶寒,四肢厥冷,或四肢腰背拘急作痛,咳吐皆为清稀冷涎,小便清长,下利清水,或腹冷便难,诸皆属寒。恶寒身痛,多属外寒,治当温散,肢厥、下利清水,多属内寒,治当补火回厥。

面目四肢浮肿,腹部胀满,兼有腹泄、小便不利,皆属脾虚湿胜之证,偏于内湿。吴鞠通谓湿性柔不能致强。外感湿邪、颈项强直而不柔和较为少见。只有湿热不攘,大筋软短,才会发展成为拘挛强直之证。

燥证的表现是: 口干舌燥,干咳无痰,大便结,皮肤枯燥不泽,甚至开裂。其证多因津液亏损或见于燥气主令之时。肺痿因过汗过下,重亡津液而致,亦属燥证之类。故肺病胸闷气喘,亦多由于肺气之燥,清降失常所致。

病机十九条提出“诸”“皆”,虽有赅括之意。但单凭某一个症状断定属火、属寒,还是难以肯定的。如呕吐、吐酸,皆属于火,张景岳就不以为然。张氏并对刘完素“编言盛气实邪”,“甚于不及虚邪则全不相顾”,提出了异议,并举出李东垣用温药治吐酸的实践经验以为佐证。因此张氏认为“吐酸虽有寒热,属寒者多,属热者少”。所以,要根据某一症状断定寒热,一是要参考其他兼症;一是要注意症状本身的特点。某些症状本身的特点就是辨别各种证候的线索,也是研究病态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就以呕吐、吐酸为例,呕吐、吐势凶猛、吐酸、酸腐不堪,在呕吐、吐酸的同时兼有小便黄赤不清,腹泻后重不爽等症,这样断为火热证是有根据的;如果呕吐、吐酸稀薄清冷,小便清长,下利清谷,或有恶寒身痛之症,这样也概认为是火热证,显然是不恰当的。

 

 

 

 

 

欧阳锜论临证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