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研读

《内经》有关妇产科条文阐释

罗元恺

[文章下载]

【摘要】  

【关键字】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内经》有关妇产科条文阐释

《内经》论及妇产科内容的达二十多条,涉及解剖、生理、组织胚胎、病理、疾病、诊断、治法、方药等各方面,对后世妇产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学科的存在,有源有流,《内经》这些条文可说是中医妇产科之源,为了深入研究一门学科,应该从源到流。《内经》主要是运用古代自然哲学的基本原理,结合人体的情况以探讨医学上的问题,范围广泛,全书不是出于一时一人之手,故内容分散而不集中,为了使有关妇产科的条文有所联系,有必要把它类集起来,并加注释,这对于中医妇产科工作的研究,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

【原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像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素问·五藏别论》)

【阐释】脏与腑的定义,脏是藏精气而不泻,腑是传化物而不藏的。奇恒之腑,即不同于传化物之腑,且具有藏精之作用。《类经》说:“女子之胞,子宫是也,亦以出纳精气而成胎孕者为奇。”子宫之名,早见于《神农本草经·紫石英》条云:“主女子风寒在子宫。”女子胞是女性主要内生殖器官,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基地,有定期的藏泻,月经是一个阴历月一藏泻;妊娠是十个阴历月一藏泻,这是它所以属于奇恒之腑的原因。谓其藏于阴而像于地,因它在腹腔下部膀胱、直肠之间,能贮藏阴精而孕育下代,像大地之收藏生化万物,地气属阴,脏也属阴,女子胞功能似脏,故也可以属阴,其作用有藏有泻,亦无表里相配,形体似腑而功能似脏,在奇恒之腑中,女子胞尤为明显。

【原文】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

【阐释】自此以下三条,相当于原始之组织胚胎学。万物之化生,都由禀受先天之精而来,人胚的形成,乃禀受父母之精,故曰两精相搏。《类经》云: “两精者,阴阳之精也,搏,交结也。”胚胎的构成,是由精子与卵子相结合而成受精卵,《千金方》谓“妊娠一月名始胚”,同一意义。神,指生机。《类经》云:“故人之生也,必合阴阳之气,构父母之精,两精相搏,形神乃成。”形是形体,神是精神,既有形体,内存生机之谓。

【原文】两神相搏,合而形成,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决气》)

【阐释】本节与上节联系起来,意义更为明显。父母之精,一般是含有生机的。男女构精,是具有两种生机相结合而成为新生命形体之可能。凡是有生命的物质,都是由小到大的,在胎儿未形成肢体之前,只是一小团的受精卵,古称“始胚”,乃两种物质相结合的一种新生命的精,它是化生新机体的基础。这是我国最早的组织胚胎学的观点。

【原文】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灵枢·经脉》)

【阐释】本条进一步阐述胚胎生长发育的程序。人在有生之始,由受精卵首先发展的是神经系统的脑髓,以后逐渐长养成筋骨、血脉、肌肉、皮肤、毛发等。骨是人体的支柱,脉运输血气以营养周身,筋使肌体具有坚韧刚劲的作用,肌肉外卫脏腑像一幅厚厚的墙,肌肉的表层有皮肤毛发加以固护,这是概言胎儿生长发育的过程和各组织的作用,采取类比之法加以阐述。

【原文】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衷,而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衷于上,而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环而无子也。(《素问·上古天真论》)

【阐释】本条阐述妇女从青少年生长发育而至衰老的全过程。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肾气,肾气盛则天癸至、任通冲盛而月经按期来潮并具有生殖能力;肾气虚则冲任脉衰少、天癸竭、绝经无子。这可以用表式加以表示如下:

肾气→天癸→冲任→子宫→(月经或妊娠)

肾气、天癸、冲任、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的轴,必须相互协调,以维持正常的功能。中医所言之肾,除与膀胱相为表里而主水液代谢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包括生殖系统的器官与功能。女子七周岁之后,先天之肾气得到后天水谷精气之滋养而开始旺盛,身体便有一定的变化。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故七岁左右便更换乳齿。肾气其华在发,故头发也华润而修长。到十四岁左右,肾气渐趋成熟,体内便产生天癸这种与生殖功能有直接关系的物质,它不论男女到达青春发育期都存在,至老年期便衰退。马玄台注释说:“天癸者,阴精也。盖肾属水,癸亦属水,由先天之气蓄极而生,故谓阴精为天癸也。”《景岳全书·阴阳篇》云:“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强弱系之,故亦曰元精。”王孟英引俞东扶之言曰:“血与精之外,别有一物所谓天癸者。”综上所述,明确指出天癸是一种物质,乃肉眼看不到而客观存在的一种微量体液,其作用关系人体生长发育和强弱,这与现代医学所言生殖内分泌素相似。“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冲脉起于曲骨旁开二寸之气街,并少阴经挟脐上行、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二脉之起点与循行路径及其作用,与子宫和卵巢所在位置及功能有密切关系。在男子则与睾丸阳具有关。男子去势,则伤其冲脉。《灵枢·五音五味》说:“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其有天宦者,其冲任不盛,宗筋不成。”女子之子宫、卵巢,与男子之阳具、睾丸,其功能作用有其相似之处。宦者去其外肾,天宦则外肾不发育,都是伤其冲任及冲任不盛的表现,可见冲任是直接与生殖器官的功能有关。肾主生殖,而冲任之本在肾,故妇科特别重视冲任,因妇科病主要是生殖系统的病变。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说:“冲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此皆血之所从生,而胎之所由系,明于冲任之故,则本源洞悉,而后所生之病,千条万绪,可以知其所起。”可见冲任对妇科的重要。

二十一岁至二十七岁是妇女身体盛壮期,也是比较适合育龄时期,故古人提出“女子必二十而后嫁”,反对过早结婚。到四十九岁左右,生殖器官与功能开始衰退,故曰冲任衰少,天癸这种物质也减少,月经逐渐断绝而缺乏生殖能力。本条描述妇女各个阶段的情况,颇符合实际,故为后世医家所遵从。

【原文】其有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子不过尽八八,女子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气皆竭矣。(《素问·上古天真论》)

【阐释】此条述男女一般的生育年龄。妇女到四十九岁左右便届绝经期(个别会延迟到五十多岁或提早到四十岁左右),男子一般到六十多岁后生殖力也减退,这是正常生理状态。本条更明确指出生殖力与肾气之有余不足有关。又人与天地相参,故以天地之气相比喻。

【原文】妇人无须者,无血气乎?岐伯曰: 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面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澹渗皮肤生毫毛。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唇口,故须不生焉。(《灵枢·五音五味》)

【阐释】胡须、阴毛、腋毛、月经、乳房发育等,分别为男女性征的表现。男子有胡子,妇女有经期和乳房特别发育,为男女青春期后不同的表现,这与内分泌素有一定的关系。妇女从青春发育期至绝经期,除妊娠及哺乳期外,每月均有月经排出,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生产时有一定的耗血,产后又要排出血性的恶露,故曰数脱血。妇女以血为主,以血为用,不论经、孕、产、乳,都要动血耗血,从气血相对来说,则气有余而血不足。又冲任二脉在妇女主要作用于月经,而不作用于唇口生长胡子,故妇女一般没有胡须。

【原文】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女子在于面王,为膀胱子处之病,散为痛,搏为聚,方圆左右,各如其色形。其随而下,至胝为淫,有润如膏状,为暴食不洁。(《灵枢·五色》)

【阐释】面王,即鼻头。面王以下,概指唇周人中处。这部位出现的颜色形状的改变,可作为诊视膀胱、子宫病变的参考。若散在有黯黑色的,是下腹部气滞作痛;若黯黑色搏聚成团的则为积聚之病。其形状的方圆及所在位置的左右,也可按从外测内以知其大概。若黯黑色一直延至下巴的,可能是严重的带下自淫病,或暴食不洁有毒之物所引起。这种诊法,曾引起一些学者的重视并进行研究。

【原文】肾脉……微涩,为不月。(《灵枢·邪气腑脏病形》)

【阐释】不月,即月经不按期来潮。肾脉,指尺中脉。《脉经》以左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虚者为肾虚,属足少阴经。微涩之脉,乃肾气虚弱,血气不足流走不畅之象。胞络者系于肾,肾气不足,肾阴亏损,故主月事不来。从临床体会,闭经患者,多因肾阴亏损,或肾阳不振,以至天癸不至、冲任不盛为主因。治疗须先滋肾养血,进而温通利导,才易收效。

【原文】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写不写,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灵枢·水胀》)

【阐释】癥瘕,指腹腔内之痞块。扪之有形,坚硬不移,痛有定处者为;若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者为瘕。石瘕,指虽然按之有硬实感,但并非实质性之肿物,故名瘕而不名。胞中,泛指内生殖器所在之范围。《内经》云:“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冲任男女皆有, 上文有云:“男子去其宗筋,伤其冲脉”,可证胞中不是实指子宫之中也。子门,乃胎儿所从出之门,指子宫口及其所在之位置。寒主收引,至使子宫口及其所处这部分闭塞不通。恶血,指月经。意即月经当排出而不能排出,至瘀血壅阻,积血愈多,则腹部愈胀大有如怀子之状。倘能将蓄积之经水导下,则证候可除。导下,多指外治法,如伤寒论之蜜煎导、猪胆汁导等,均是纳入肛门内的,可证。本证可能是阴道或处女膜闭锁之月经不通,如用手术切开导下,则瘕症便愈。有人以为石瘕为子宫肌瘤,不确,因宫肌瘤往往月经过多,而不是闭经,而且宫肌瘤为实质性肿物,应属于癥的范畴。

【原文】肠覃如何?岐伯曰: 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灵枢·水胀》)

【阐释】覃,深广也。肠覃,是肠外长了一个又深又广的东西,因长于肠所在之腹部,而并非肠的病变,故曰寒气客于肠外。这个肿物,最初只是一颗息肉如鸡蛋大,其后可以逐渐增大如十月怀胎样,迁延时日可持续若干年,肿块按之是硬的,但推之却可以移动的,硬和癖而内着,显示属于实质性肿物;由于在腹腔,故推之可移。从证候之描述,与卵巢囊肿相似,甚或成为卵巢癌之类。

【原文】岁有胎孕不育,治之不全,何气使然?岐伯曰: 六气五类,有相胜也。同者盛之,异者衰之,此天地之道,生化之常也。(《素问·五常政大论》)

【阐释】五常政大论主要论述五运有平气、太过、不及所引起自然界变化,因而对万物及人体发生影响。本条论自然界运气的变化于各种动物生殖的关系。即在同一年里,有些繁殖很多,有些却不甚繁殖,主要在于它是否与五运六气、司天在泉的运气相适应。同,即适应;异,即不相适应。适应则繁殖,不适应则不易繁殖,各随其气之所宜,这是天地之道,生化之理。原文着重说毛、羽、倮、介、鳞等五类动物的繁殖情况,而未有直接说及人。但人也是生长在天地气交之中,同样会受司天在泉运气的影响,乃言在意外耳。治之不全,指孕育有不同情况,张景岳云:“治,谓治岁之气。”即岁气总是会有所偏胜而不全的。

【原文】有病肾风者,面胕然壅……小便黄,目下肿,腹中呜,身重难以行,月事不来……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素问·评热病论》)

【阐释】人是一个整体,全身性疾病可以导致妇科病。本条论述肾病水肿从而引起闭经。月经与主血气的心肺具有一定的关系。心主一身之血脉,故胞脉也属于心。胞中,泛指内生殖器系统,心在上而胞在下,上气不能下达,故月事不来。月事不仅与胞宫有关,与其他脏腑组织也有关系。水肿病由于肺、脾、肾之功能失常所致,水气阻隔于中,心肺之气不能下通,血气不畅,故月事不来。

【原文】胞络者,系于肾。(《素问·奇病论》)

【阐释】女性之内生殖器官有女子胞、胞脉、胞络等。肾主生殖,女子胞是生殖的重要器官,是属于肾的组织,胞宫是藉胞络以维系,故曰胞络者系于肾。

【原文】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素问·阴阳别论》)

【阐释】二阳,谓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也。心脾,《黄帝内经太素》作“心痹”,谓二阳之病可发为心痹之疾,似较合理。隐曲二字,《素问》凡五见,本篇还有“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至真要大论》曰:“太阳之胜,凝溧且至……阴中乃疡,隐曲不利,互引阴股,筋肉拘苛,血脉凝泣……寒入下焦,传为濡泻。”又云:“太阴在泉,客胜则足痿下垂,便溲不时,湿客下焦,发为濡泻,及为肿隐曲之疾。”《风论》曰:“肾风之状……隐曲不利。”综上所述,隐曲之义,乃指下阴小便不利之候。不宜作“有难告人之隐情”解。心痹、小便不利,这是内科病,如果妇女患了这些病,可以影响月经失调。若进一步发展传变为身体特别干瘦之风消症,或传变为气喘之息贲症,病就更严重了。《太素》死不治之上有“三日”二字。

【原文】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眥,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琐,循肩髆,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甚者在齐下营。(《素问·骨空论》)

【阐释】本条详述冲,任、督三条经络的循行路径及其所生病,它们与男女下腹部及生殖系统的疾患关系密切。“并少阴之经”,《素问识》按虞庶云: 素问曰并足少阴之经。《难经》则言并足阳明之经,况少阴之经,侠脐左右各五分,阳明之经,侠脐左右各二寸,气冲又是阳明脉气所发。如此推之,则冲脉自气冲起,在阳明、少阳二经之内,侠脐上行,其理明矣。李时珍云: 足阳明,去腹中行二寸。少阴,去腹中行五分。冲脉行于二经之间也。二说可参考。马玄台曰:“七疝,乃五脏疝及狐疝及颓疝也。”疝病男女皆有。带下,此处应作广义看,即前阴之病通称。瘕聚,指妇女下腹部肿块。冲气上逆,则为气逆。少腹内拘急或痛,则为里急。廷孔,张景岳云:“廷,正也、直也。廷孔,言正中之直孔,即溺孔也。”督脉循膂络肾,其病可致不孕。齐,通脐。张景岳云: “齐下营,谓脐下一寸阴交穴也。”张志聪曰:“营,谓腹间之肉穴也。”可参考。

关于经络循行走向的用词,经脉由外行于内者谓之“入”;经脉沿着特定的方向或部位循行者谓之“循”;经脉的分歧而行谓之“别”,经脉贯穿通过某器官组织的谓之“贯”;经脉互相交叉者谓之“交”。这可帮助了解经络的循行情况。

【原文】阻虚阳搏谓之崩。(《素问·阴阳别论》)

【阐释】阴阳二气必须和调,即维持相对的平衡,才能保持生理常态。阴虚可致阳亢;阴盛可致阳虚,这是阴阳消长之理。阴虚阳搏,即阴虚而阳较盛之意。阴虚是本,阳气搏结而亢盛是标,阴不和阳,则阳气搏激,血为阳气所冲激,血得热则行,血热妄行,可致崩中下血,但这只是崩中的一种病机,并非全部崩中都是因热,就算是因阴虚而致阳热亢盛,亦应以滋阴为主,适当加以清热,因阴气滋长,即可以涵养阳热,使不致过于亢盛也。

【原文】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醒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 病名血枯,此得之少年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治之奈何?复以何水?岐伯曰: 以四鸟鲗一芦菇,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补肠中及伤肝也。(《素问·腹中论》)

【阐释】本条的血枯病,乃由胃肠病(如胸胁支满,妨于食、发病时先闻腥臊臭、出清液等证)而反复出血所致的严重血虚,从其唾血、时时大小便下血可知。这是一种慢性虚损病,故四肢清冷,头目晕眩。少年时大脱血,可能包括分娩大出血在内。平素既有严重的贫血,若再加以醉入房中,饮酒至醉,则饮入过量之酒可知,或不止偶然一次,酒可以损伤肝脏,房劳足以耗损肾精,肝藏血,肾藏精,肝肾亏损,血海空虚,故导致月事衰少不来,治宜止其胃肠出血及补虚以治本,散恶血以治标。乌鲗骨对胃肠出血有良效。李时珍云,乌鲗骨,厥阴血分药也,其味咸而走血,故血枯血瘕,经闭崩带……诸血病皆治之。本条所述,先有唾血、大小便出血等候,故用乌鲗骨为君以止血,堵塞其耗血之源以治本。芦茹,亦作茹,一名屈居,味辛性寒平,有小毒,主散恶血,因出血患者,多有恶血蓄积,故用以为臣。由于茜草一名茹芦,故后世有认为可能二字倒置,张景岳在《类经》认为即茜根,其实本条所言之芦茹,不同于茜根也。但从临床上以茜根代之,则无不可。茜根性味苦寒无毒,通经脉,活血行血,俗方用治女子经水不通,以一两煎酒服之,良效。雀卵,麻雀之卵,有补益精血之功,女子带下血闭可用。鲍鱼汁,《本草纲目》谓治女子血枯病伤肝,补肠,二药皆补益之品,用以补虚。全方组成,是以止血补虚为主,去恶血为辅,因本病由于胃肠出血而致虚损,故曰补肠中及伤肝也。后饭,指吃饭在服药之后,即服药要在吃饭之前也。产褥时大出血所造成闭经的席汉氏病,也属血枯病的范畴,有报导用人参、炙甘草治愈之例,亦有报导用仙茅、炙甘草治愈之例,可参考。

【原文】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素问·平人气象论》)

【阐释】手少阴,全元起本作足少阴,似较合理。《脉经》云:“尺中肾脉也,尺中之脉,按之不绝,法妊娠也。”临床上亦以尺脉动甚测候妊娠,故以全本为是。手少阴脉的解说,各注家意见不一,王冰等指为心经脉的神户穴;张志聪等指为督脉,未免强解。

【原文】阴搏阳别,谓之有子。(《素问·阴阳别论》)

【阐释】本条述妊娠脉之诊象。阴,指尺脉。阳,指寸脉。尺脉搏动有力与寸脉有显著的区别,是妊娠的脉象,这仅从脉诊而言,但必须结合四诊合参及必要的妇科检查或其他辅助检查,才能确诊。王冰说: “阴,谓尺中也,搏,谓搏触于手也。尺脉搏击,与寸口殊别,阳气挺然,则有妊之兆。”

【原文】人有重身,九月而喑,此为何也?岐伯曰: 胞之络脉绝也。何以言之?岐伯曰: 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脊系舌木,故不能言。治之奈何?岐伯曰: 毋治也,当十月复。刺法曰: 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素问·奇病论》)

【阐释】重身,张景岳云:“妇人怀孕,则身中有身,故曰重身。”喑,音哑不能出声也。绝,隔绝不通也。胞络系于肾,足少阴肾脉系于舌本。妊娠九月,胎体长大,胞络阻隔足少阴脉使舌本不易活动,故音哑,十月生产以后自可恢复了。但音哑只是个别孕妇会出现,并非普遍现象。损不足以益有余,这是犯了虚虚实实之禁,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这是中医的治法原则,损不足、益有余,则足以造成疾病。疹,同疢,病也。

【原文】妇人重身,毒之何如?岐伯曰: 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帝曰: 愿闻其故何谓也?岐伯曰: 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阐释】毒之,指用峻烈之药物治疗妊娠病。有是病则用是药,有病则病当之,故曰: 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但亦只可中病即止,特别是妊娠病患有大积大聚而需攻伐者,则只能攻去其大半而止,不可过剂,过则足以伤正,或进而影响胎儿的健康,故对妊娠病的治疗应特别慎重。

【原文】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身有病而无邪脉也。(《素问·腹中论》)

【阐释】身有病,指妊娠后身体出现异乎常态的情况,如停经、恶阻、疲倦思睡、乳房膨胀、腹部隆起,或下肢水肿、子晕等。无邪脉,没有与上述证候相应之病脉。并且脉象滑疾流利,按之不绝,这是正常之妊娠脉,则可诊断其胎儿是活的。

【原文】人生而有巅疾者,病名为何?安所得之?岐伯曰: 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胎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素问·奇病论》)

【阐释】巅疾,即癫痫,巅与癫通,癫痫也是巅顶之病变。人生而有巅疾,指先天性的癫痫,其病是由于胎儿时期所获致,原因是妊娠期母体曾受过度惊恐,因而影响及胎儿。这与我国注意胎教有密切关系,因孕妇的精神情绪会直接影响到胎儿的。重庆医学院一研究小组于多动症儿童进行调查,初步印象是这些儿童在胚胎时,其母曾有较大情绪波动和心理困扰的过程。故孕妇应该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不要七情过度,这是很重要的。

【原文】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素问·气厥论》)

【阐释】胞,女子胞之简称。吴昆说:“胞,阴胞也。在男子则为精室,在女子则为血室。”女子胞与膀胱相邻,一前一后,且均与肾有关。若胞宫之邪热转移于膀胱,膀胱气化为邪热所阻,可致小便癃闭,热伤膀胱血络,则为尿血。

【原文】厥阴所谓癫疝,妇人少腹肿者,厥阴者辰也。三月阳中之阴,邪在中,故曰癫疝少腹肿也。(《素问·脉解篇》)

【阐释】疝之义有三: 指男子睾丸肿大、阴胀囊坠。② 指妇人少腹肿胀重坠。③ 指子宫下垂阴户肿胀下坠。本条所称之疝,乃指妇人少腹肿坠。疝,《说文》云:“腹痛也。”凡少腹有肿物而痛,可概称为疝。疝,指痛而有下坠感者。辰,即农历三月之季春,厥阴经气盛于三月,月建在辰,三月阳气始盛,阴气将尽,为阳中之阴,阴邪积聚于中,注于厥阴经脉,故发为疝少阴肿这种病症。

【原文】何谓五夺?岐伯曰: 形肉已夺,是一夺也。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新产及大血之后,是五夺也。此皆不可泻。(《灵枢·五禁》)

【阐释】夺与脱通,即气血津液严重耗损脱失之意。重病或久病消耗肌肉以至形体极度消瘦,这是一夺。内外科病以致急性大量出血,这是二夺。大汗淋漓不止,以致津气严重耗损,这是三夺。水泻不止,以致脱水,这是四夺。分娩时或产后大出血,这是五夺。五种证候,均使气血津液大伤,乃大虚之候,亟宜大补元气,养血生津,以防虚脱,皆不能用泻法,否则犯虚虚之禁,足以危及生命。言外之意,五夺皆应用补。

【原文】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率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素问·离合真邪论》)

【阐释】本条主要是论述天之气候于大地和人的影响。文中所言之经水,当然不是指月经,但寒热对人体血脉的流行,亦会有相应的影响,月经与血脉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寒则凝滞,热则流行迅疾,机理是可以相通的。人体受到这些邪气的刺激,血脉亦可以出现激烈变化的。

 

 

 

罗元恺论妇科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