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研读

经络学说与辨证论治的结合

刘树农

[文章下载]

【摘要】  

【关键字】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经络学说与辨证论治的结合

一、 结合到阴阳方面

《灵枢·经脉》篇在列论十二经脉病症的同时,提出“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的原则,这当然是关于针刺方面的“辨证论治”法则。毫无疑问,祖国医学任何治疗方法,都离不开“辨证论治”的规律。“辨证论治”的过程是在于: 从“四诊”的所得归纳到“八纲”。“八纲”中的“阴阳”两者,是意味着对疾病处所、病因属性和邪正盛衰作出决定的赅括。而手足三阴三阳的经络学说,在“辨证论治”上就首先体现了这样的作用。

陈修园评论《伤寒论》说:“是书虽论伤寒,而百病皆在其中,疾病千端,治法万变,统于六经之中。”这就使我们体会到有关三阴三阳的经络学说,不仅是急性热病而且是一切疾病“辨证论治”的依据。我们祖先在积累的经验中,认识到哪些疾病属于手足三阴经,哪些疾病属于手足三阳经。我们继承了这些经验,就能够在临床实践中,确认患者的病症是属于哪一经,从而“分经定证”。假使是属于手足三阴经的,就多里证、寒证和虚证;属于手足三阳经的,就多表证、热证和实证。这当然只是给我们一个总概念。

《素问·缪刺论》说:“邪客于足阳蹻之脉,令人目痛从内眦始……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耳聋,时不闻音……邪客于足阳明之经,令人鼽衂,上齿寒……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咳而汗出……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嗌痛,不可内食,无故善怒,气上走贲上……邪客于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控,不可以仰息……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留于枢中痛,髀不可举……”这里除涉及足阳明之“经”外,其他是指出邪在于“络”的一些病证。在“辨证论治”上也具有指导作用。叶天士氏在实践经验中曾获得“初病在经,久病入络”的结论。

《素问·痿论》阐述“治痿独取阳明”的原理说:“阳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润宗筋,束骨而利机关也……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这是经络学说在“辨证论治”上作为指导思想具体例子之一。

《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这当然是指出三阴三阳经脉的功能,也就是正常生理活动的规律。如果由于某些因素扰乱了这样的规律,就必然出现病理变化的反映。我们在临床上碰到大便泄泻而小便不利的病例,认识到是由于“太阳不开”和“阳明失阖”,也认识到用利小便的方法,以“开太阳”即所以“阖阳明”。但如何适当地运用方药,就必须依靠诊察中所得的全面症状而加以辨证。还有黄疸病患者,多数有胸中懊的症状,我们认识到一方面是由于湿热瘀结气化不利,太阴太阳两失其开,另一方面是升降失常清浊混淆,少阳枢转之机不利。但如何来恢复太阴太阳之开与少阳之枢,也必须就患者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作出全面考察,才能得出正确的治疗方法。

又如叶天士在《灵枢·海论》“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推阐,他以阳络属府,责之于胃,阴络属藏,责之于脾。这是以阴络阳络转属之藏府,当然大有助于失血症的“辨证论治”。但阴络或阳络受伤的原因何在?受伤的程度如何?溢出于体外的血色又如何?都是“辨证”上所必需解决的问题,仅仅依靠经络学说,就不可能达到“论治”的目的。

二、 结合到藏府方面

藏府的相为表里,是在于藏府经络的相互联络。而藏与藏、府与府之间,也有着经络的联系。如肺之经脉起于肝经支脉的终点;心经脉上行于肺部;肝经脉上注于肺;脾经脉支者注心中、交于手少阴;肾经脉入肺中,支者从肺出络心;大阳经脉入交胃;小阳经脉低胃;膀胱经脉起于小肠经脉之终点;三焦经脉之终点,即胆经脉之起点等等。这些内在的经络联系,在“辨证论治”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肝的经脉和藏府的联系最为复杂,他除络胆、挟胃和注于肺外,还散布于各个藏府之间。而奇经八脉又隶于肝肾,奇经八脉之中的冲、任两经的疾病,与肝经的关系就更为密切。由于肝气、肝阳、肝风等所引起的一些疾病,也就往往牵涉到其他很多的藏府。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是说明冲、任两经与女子月经和胎孕的关系,有关月经和胎孕方面的疾病,也就离不开冲、任两经。但欲确知远些疾病的寒热虚实,也还是要依靠整个的“辨证论治”法则。

在经络学说指导下,从体表上出现的一些症状,能够找到疾病与藏府联系的线索,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这并不等于完全已为我们指出应该用怎样的方法来处理的问题。例如我们根据经络内在的联系,懂得了宣肺降气可以利大肠而治疗大便的秘结,清心降热可以利小肠而治疗小便的淋痛,疏利大肠可以降肺气泄肺热,清利小肠可以泻心火治舌上疮疡。但大便的秘结,是不是在于肺气不降?小便的淋痛,是不是在于心热下移?肺热壅甚,是不是由于大肠痹阻?舌上疮疡,是不是由于心经实火?还有,我们也懂得了很多胃病的病因不在于胃而在于肝,治疗上不必治胃而须治肝;但对于疏肝、泄肝、凉肝、柔肝等等方法的怎样运用?这一系列的问题,就必须依靠“辨证论治”总的法则,才能获得解决。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说:“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这也是依据经络学说作出的“辨证”。但先决问题还在于: 这邪的性质如何?病人的身体如何?乃至于地区、季节等等,都必须认识清楚,才能着手治疗。中风病的后遗症,多数兼有语言謇涩的症状,语言之所以謇涩,是由于舌本不和。与经络的联系,则脾脉络舌本,肾脉亦系舌本,廉泉又为任脉所过之处。如果不结合总的“辨证”法则,就无从确知舌本不和的原因,究竟是在于牌,抑在于肾,还是在于任脉。

三、 结合到气血方面

祖国医学的特点是整体观念,认为即使是体表上局部的痈疽等疾患,也是和整个身体分不开的。十二经气血多少的问题,和外科疾病就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朱丹溪说:“六阴经、六阳经分布周身,有多气少血者,有多气多血者,不可一概论也。若夫要害处,近虚处,怯薄处,前哲已曾论及,惟分经之言未闻也。何则?诸经惟少阳厥阴经之痈疽,理宜预防,以其多气少血也。其经少血,遽用驱毒和药以伐其阴分之血祸不旋踵矣。”《六科准绳》说:“人身之有经络,犹地理之有界分,治病不分经络,犹捕贼不知界分,其能无诛伐无过之误乎?况手足十二经络有血气多少之分……多血少气者易愈,多气少血者难治,气多之经,可行其气,血多之经,可破其血,不可执一也。”这都是以十二经气血的多少,作为外科病症“辨证论治”的主要关键。

四、 对经络学说运用在“辨证论治”上的认识

基于上述认识,体会到经络学说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在“辨证论治”上起着一定的作用,离开经络学说就无法完成“辨证论治”的要求。同时也体会到经络学说只是“辨证论治”法则里面的一个环节,并不是有了经络学说就掌握了整个的“辨证论治”法则。《素问·举痛论》对此点也很明确地说:“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寒气客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矣。”这是联系到经络学说而指出寒气之所在,但必须通过“按诊”和“问诊”的诊察之后,然后“据症以定经”。

祖国医学的理论是有其整体性和全面性的特点,不能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所以必须认识到经络学说在“辨证论治”上的运用,是绝不能离开“四诊”的实施和“八纲”的归纳。

 

 

 

 

 

刘树农论内科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