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医案
高热不退案二例
刘树农
【摘要】
【关键字】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高热不退案二例
例1. 王某,女,20岁。
湿温伤寒18天,高热不退,大便不畅,口干不欲饮,汗出齐颈而还。苔白腻而滑,脉沉细而数。
辨证:寒湿不解,心阳不振,足太阴与手少阴合病。
治法:调和营卫,扶阳祛邪。
处方:桂枝9克,白芍药9克,炙甘草6克,白茯苓9克,制苍术9克,熟附片6克,生姜3克,大枣5枚。
上方连服6剂,汗出渐渐遍及周身,高热递减,大便通调而病愈。
按: 桂枝汤本为调和营卫、解肌退热之剂。苔白腻而滑,不欲饮,是寒湿内踞,脉沉细而数是真阳已惫。故用茯苓行水,苍术燥湿,附子温阳强心。
例2. 顾某,女,23岁。某医院会诊病人。住院号:12064。
初诊:1975年10月6日。患者高热持续不退,全血指标偏低,尤以白细胞为甚,诊断为“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而入院。入院后曾用多种抗生素,高热仍未退。会诊时寒战高热,热退有汗,身有皮疹,咳嗽,肌肤不泽,脉参伍不调而数疾,舌苔黄中夹白,较干,苔中剥。
辨证:表邪未解,心阴虚而有内热。
处方:北沙参30克,生地黄30克,柴胡15克,当归15克,羚羊角粉(吞)0.6克,酸枣仁9克,炙鳖甲15克,生甘草6克,虎杖30克,荆芥防风各15克。2剂。
此方系仿人参荆芥散意,用沙参养肺阴,荆芥防风解肌表之风邪。以苔黄白相兼,知外邪不全在表,故用柴胡领邪外出,热邪侵及血分,故用鳖甲、羚羊角入血分搜邪凉血解毒,以生地黄易原方之熟地黄,取其凉血清热而免滋腻。当归、虎杖亦为和血祛邪之品,酸枣仁、甘草取其酸甘化阴且有宁心之用。
上方2剂后热势骤退。
按: 发热本有内伤、外感之辨,内伤、外感之中又有伤于邪气盛抑或正气虚,应结合考虑。该病人是表邪未解,又 致内伤,故需解表与扶正同用,以解表为主,此其一。其二是皮疹、苔中剥两症状,知其邪已侵入血分。“诸血者皆属于心”、“邪之所在皆为不足”,这又说明患者由于心脏素虚,致邪易侵血分,而心脏之虚系偏于阴虚。“阴虚生内热”,所以侵入之邪,易于趋向热化。
刘树农论内科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