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研读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剖析(十九)

刘渡舟

[文章下载]

【摘要】  

【关键字】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剖析(十九)

以上通过对汗后所发生的虚、实两种不同病症的对比,进而说明了邪气从化有寒热,人体病变分虚实的辨证方法。

既用发汗之法,可知原来必有表邪。但是发汗不得法,而表邪不解,则可因病人素体阴阳盛衰的不同,因而从化也就各异。若汗出后症见恶寒,多为素体阳虚,汗后阳气更伤,温煦失职,证已转虚,似属芍药甘草附子汤证;若汗出不恶寒但热者,反映邪气已离开太阳之表,但又未入三阴之里,多为素体胃阴不足,汗后胃津更伤,邪从燥化,已转属阳明胃实之证。阳明气血充盈,抗邪有力,热由内向外发越,则应见“蒸蒸发热”,以及谵语等症。但燥热初结阳明,在于胃而未下及于肠,故不见痞、满、腹痛拒按等症,治用调胃承气汤和胃以泻燥热为妥。

以下的71727374诸条,是论述太阳蓄水的证治,伤寒家也有称之为“太阳腑证”。

足太阳之腑为膀胱。膀胱在生理上为津液之腑,气化则能出。故膀胱之气化不及,每多水证之变。

71条的前半段(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叙述汗后伤津,胃中干而见口渴、烦躁不眠之症,此乃假宾定主之文法。重点在后半段(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论述汗后气伤,气不化津,致使膀胱蓄水。水不生津,气化不行,上见消渴欲饮,下见小便不利。至于“微热”、“脉浮”,则反映了太阳经表之邪犹在。

本证经、腑两证俱备,故用五苓散外疏内利,表里两解。

本条仲景用“假宾定主”文法写成。“假”借助也;“定”,肯定也。借助“宾文”以使人对“主文”卓然醒目,突出两证差异之处,从而达到辨证论治之目的。使用这种文法: 第一它纠正了时医一见咽燥口渴,动手辄用滋润之弊;第二清晰指出下焦蓄水口渴,必见“小便不利”主症。

从临床来论,津液不化的口渴,反用生津止渴之药,可云比比皆是。1990年曾治一张姓男,患口渴,饮水不解,咽喉似痛非痛,如有物梗,问其小便则称甚少,而且尿出不爽,视其舌苔水滑,脉来沉弦。视其所服之方,率为生地、麦冬、沙参、花粉等滋濡之药。余曰: 此病为气寒津凝,阳不化阴之证。不用通阳行津之法,所以累治而不愈。为疏: 桂枝12克,茯苓30克,泽泻15克,猪苓15克,白术10克。连服6剂,小便畅通,口渴咽塞等症随之而愈。

五苓散以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水以利小便;白术助脾气之转输,使水精得以四布;桂枝辛温芳香,通阳化气外解肌腠,内利玄府而表里两宜。“以白饮和”服,含有服桂枝汤啜粥之义;“多饮暖水”可助药力以行津液而外散表邪。本方通阳化气以利水湿,外窍得通则下窍亦利,故曰“汗出愈”。

本方临床应用较广,除本文用治太阳膀胱蓄水外,《金匮要略方论》用本方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治疗湿邪内蕴之发黄证神效。

《博文类纂》记载“春夏与夏秋之交,淋雨天热,地气蒸郁,湿气太盛使人发病: 头痛、壮热、呕逆,一家之病曰风湿温疫,用五苓散加生姜、大枣可治。”水、湿不同气,而五苓散兼能治之,古人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五苓散淡渗利小便而使湿邪有出路可去,故能治疗多种水湿蕴郁的各种病症: 如湿郁兼热,症见小便不利、烦热而渴者,可用桂苓甘露饮,即五苓散原方加入寒水石、滑石、生石膏而成;高年体弱,正气不足,中气虚衰,心功不全而小便不利者,可用本方去桂枝易肉桂,另加人参,名春泽煎,有强心利尿、补气运湿之妙;对素喜厚味酒醴,日久化湿,湿浊内蕴,以致胃脘胀满、气痞不畅、小便不利、舌苔厚腻、脉来缓大或弦滑者,可以本方与平胃散合用,名胃苓汤,有渗湿和胃,消导宽中之功;若素体阳虚,寒湿内生,症见腰眼发凉、两足发冷、腰腿酸重、小便不利,可用本方加苍术、附子,名苍附五苓散,有温阳祛湿与逐水之功。随证化裁,每多收效。

曾治一素嗜浓茶的患者,吐痰特多。先用二陈汤,虽有小效,但不能根治。考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遂加用五苓散以健脾通阳,渗利水湿之邪,药后尿量增加而痰亦明显减少。可见痰饮水湿互相衍化应当全面理解。

 

 

 

 

 

刘渡舟论伤寒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