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研读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剖析(三)

刘渡舟

[文章下载]

【摘要】  

【关键字】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剖析(三)

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功效卓著,确是汗法中的代表之方。然太阳伤寒每有夹杂之邪,故仲景之麻黄汤则有加减之法。现将麻黄剂的大青龙汤证、小青龙汤证分析如下:

大青龙汤证

大青龙汤是在麻黄汤方上重用麻黄,又加石膏、生姜、大枣,成为发汗之峻剂。

柯韵伯指出,此即加味麻黄汤也。诸证全是麻黄,而有喘与烦躁之不同。喘是寒郁其气,升降不得自如,故多杏仁之苦以降气;烦躁是热伤其气,无津液不能作汗,故特加石膏之甘以生津液……其性寒以清热。可见大青龙汤是麻黄汤加味之方,对无汗烦躁之证而有两解之意义。本证由于伤寒失汗,在表之邪郁遏阳气,阳与邪争,密集于表,则正邪相峙,而各逞其力,此时邪气虽不能传里,而正气亦不能透汗于外。然阳郁既深,而终必化热,故使人烦躁不安。

回忆1942年间,余在外地行医时,曾治林姓男,17岁,冬月感寒,五日不得汗。至第六日,突发烦躁,坐卧不安,乃邀余诊。切其脉浮紧,视其苔薄黄润,而二便正常。余以手抚其肌肤则灼热如炙,皮肤反干燥无汗。由于病情较重,乃请老师王志远先生前来指示证治之法。师诊视已毕,乃对余曰: 《伤寒论》有白虎、青龙之方;白虎者,取义于金飙送爽,则暑热顿消;青龙者,取义于行云布雨,一雨则燠热立清。此证本为无汗表实之例,如早投麻黄汤,则一汗而愈。今因循至五六日,使阳郁化热,发为烦躁。此即仲景所谓“不汗出而烦躁”者是也。老师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不读《伤寒论》则不识病,不多临床则难于决断,子其勉之。”乃书大青龙汤,果一帖汗出而病愈。

值得注意的是,大青龙汤证论中凡两见,然两证差距很大,而又互相矛盾。例如: 一为脉浮紧,一为脉浮缓;一为身疼痛,一为身不疼但重,而乍有轻时。对其治疗脉浮紧之伤寒则使人易解,然又能治疗脉浮缓之伤寒,则令人费解。对这个问题,我参考了古人之注,有的解此证为风寒同病之互文者;亦有解为与上条无关,而论“溢饮”之证治者。这些说法,他们并不从表证的发展情况以探索其变化,反从题外而另立名目,所以,他们离开仲景之意境,同原义也就背道而驰了。

在注家中,惟有《伤寒贯珠集》的作者尤在泾先生慧眼独具,见解超人,他认为第39条的“伤寒脉浮缓,脉紧去而成缓,为寒欲变热之证……伤寒邪在表则身疼,邪入则身重;寒以变热而脉缓,经脉不为拘急,故身不疼而但重。其脉尤浮,其邪气在或进或退之时,故身体有乍重乍轻之候也。”

尤氏把表邪化热之证情分析得淋漓尽致,明白无误。如果联系第27条之“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热者,而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可以看出两证大致相同,但有轻重之分耳。而可知仲景书互文见义,辨证之法前后呼应。

大青龙汤为发汗之峻剂,凡虚人、老人用时宜慎。如果服药后而汗出不止,可用炒米粉扑身,以粘住汗孔,则有止汗之功。

如果误用了大青龙汤,而造成汗后肢冷,筋惕肉以及心悸头晕等证,可用真武汤加人参(附子、白术、茯苓、生姜、白芍、红人参)进行救治。其中的附子与人参剂量要大一点,效果才能理想。

至于大青龙汤之治“溢饮”已见于《金匮要略方论》,即“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痛重,谓之溢饮”。大青龙汤有发散水饮从汗而解的作用,故为正治之法。然如把39条而解为“溢饮”证治,不但混淆了阳郁化热的病机,而且必然是伤寒与杂病两者证治不分,实为智者之所不取。

 

 

 

刘渡舟论伤寒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