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医案

骨髓炎

顾伯华

[文章下载]

【摘要】  

【关键字】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骨髓炎

病例1. 关某,女,2岁。门诊号: 7470573

初诊: 197576日。患儿8个月前曾发高热,同时右锁骨处肿胀疼痛,在某医院X线摄片确诊为“右锁骨急性骨髓炎”。曾用红霉素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显。红肿加甚,溃破流脓,至今已6个多月,仍脓水不尽,溃烂处不收口。检查: 右锁骨中部疮面约2厘米×4厘米大小,脓水不多、色黄。四周皮肤潮红、丘疹、小水疱。用药线从疮面探入,可触及粗糙的骨骼。苔薄舌淡,脉细。证属重病之后,气血未复,余毒不尽,拟兼顾。内服黄芪片,每次2片,每日2次;小金片,每次1片,每日2次。外治用镊子自疮面取出一死骨,约3厘米×0.7厘米左右;再敷以红油膏、三七丹药线。

二诊: 718日。脓水已少,疮面肉芽组织较前红润,用药线探之,仍有粗糙感觉,又取出一死骨(与上次同样大小)。治法同上。到725日疮面愈合。

按: 本病疮面数月未敛,乃内有死骨之故。简便取死骨方法: 用镊子夹住死骨轻轻向外拉出;若不容易拿出,可把镊子向内松动一下,再慢慢拖出疮口。操作时,要仔细,轻柔。一般不必扩创,也可取出死骨。

病例2. 徐某,女,18岁,农民。住院号: 13662。入院日期: 19671220日。

患者9月下旬始感全身不适,关节酸痛,伴有发热,下肢活动不利,用过多种抗生素。病情时轻时重,左大腿逐渐粗大,伴有发热,胃纳不香,全身不舒,患肢活动障碍,疼痛日益加剧。X线摄片,确诊为“右股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检查: 体温38℃,脉率96/分,血压110/70mmHg14.7/9.3kPa)。一般尚可,心、肺(-)。右大腿中下段骨骼漫肿、粗大,皮色未变,压痛明显。右下肢不能向腹侧弯曲。苔黄腻,脉细数。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12500/mm312.5×109/L),中性粒细胞91%

初诊: 1221日。右附骨疽肿胀疼痛,曾有急性发作史,高热,血中白细胞总数在20000/mm320.0×109/L)以上,用抗生素控制而好转。目前疼痛加剧,有化脓之势。毒邪内盛,经脉阻塞,营卫不和,血凝毒聚。拟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处方: 紫花地丁30克,蒲公英15克,半枝莲15克,草河车15克,制苍术9克,黄柏9克,川牛膝12克,当归9克,赤芍15克,丝瓜络4.5克,丹参12克。外用大布膏、红灵丹敷患处。

二诊: 1968115日。上方加减服3星期余,发热已退,局部肿胀疼痛仍存,压痛明显。苔薄腻,脉细数。有化脓破溃之象,拟和荣通络、益气托毒为要。处方: 丹参12克,当归9克,赤芍12克,汉防己12克,土茯苓30克,潞党参9克,生黄芪12克,炙山甲9克,皂角刺9克,忍冬藤30克。外用同前诊。

三诊: 212日。肿胀疼痛均有减轻,屈伸活动已较前进步,压痛已不明显。X线摄片: 骨质破坏有改善,有新骨形成。胃纳、二便正常。苔薄,脉濡。处方: 前方去皂角刺、炙山甲。加野赤豆18克,泽兰9克。

419日痊愈出院。3年后随访: 参加体力劳动未受影响。

按: 骨髓炎,属中医学“附骨疽”范围。急性时用清热解毒,和营通络法。当发热已退时,内服即可用《医宗金鉴》中托里消毒散加减,方有补益气血、托毒消肿的功效。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健脾益气,当归、芍药、川芎和营活血,银花、茯苓、白芷清热解毒利湿,皂角刺、桔梗有透托作用。本病例即用此方加减,治愈化脓性骨髓炎,而没有破溃,远期疗效良好。

红灵丹: 参见“委中毒”病证

 

 

 

顾伯华论外科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