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医案

四诊概要

龚志贤

[文章下载]

【摘要】  

【关键字】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四诊概要

要对病人的病情作出比较正确的诊断,首先就要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经过有一个认识过程。这个认识过程是医生通过自己的口、眼、耳、鼻、手,去诊察病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望、闻、问、切,中医称之为“四诊”。

“四诊”应从病人的客观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病人身体病变的各种现象进行调查,找出病变的本质,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决定治疗原则,再通过临床实践,检验疗效。一个复杂的病情,往往要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总结提高,才能找出病人的主要病因和病证,然后运用中医的理法去进行归纳分析,辨证施治,这样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一、 望诊

(一) 望诊概说

汉代名医张仲景在《伤寒论》一书原序中说“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越人指的是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指的是扁鹊给虢国的太子和齐国侯王诊病,都是着重看了面部的神色。张仲景又说:“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明堂,指的是鼻;阙,指的是眉间;庭,指的是颜面(见《灵枢》五色篇)。颜面的颜色要润泽,“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壁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见《素问》脉要精微论),就是说五脏六腑没有疾病,面部的颜色就表现润泽,有病就表现晦涩。

(二) 望面部

表证,除面部发现赤色以外,没有其他颜色表现出来。里证,必须着重望面部的气色。所以先要辨清一年四季的正色(无病的颜色),即春天色青,夏天色红,秋天色白,冬天色黑,长夏色黄,颜色润泽而不晦滞,便是常人之色。

而患病之人,依病的部位、轻重,以及寒、热、虚、实,在面部都会有所表现。故《灵枢》五色篇曰:“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在《金匮要略》中有一段关于气色的论述,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他说:“问曰: 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 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

所谓气色,乃五脏六腑的精华,藏于内为气,现于外为色。有病之人面上气色如何?以望鼻部作例子。鼻头色青的为寒凝气滞,主腹中痛,如再加上怕冷,那病就更重了,若治疗不及时,可能致死;如果鼻头出现微黑色为内有水气的反映;鼻头色黄是胸中有寒邪的反映;鼻头色白为失血的反映;假使赤色不见于春夏,反见于秋冬,是不该见的时候,所谓“非其时色脉”主重病;如治疗不当也可能致死。

还有肺痨病往往两颊泛红如桃花色,肝硬化晚期和肺痨晚期均可出现面色黧黑等等。因此,医生必须注意察颜观色,以助诊断。

面部望诊,不仅要看病人面色的变化,更重要的在于观察面部的神气如何。《素问·移精变气论》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清·陈士铎曰:“色暗而神存,虽重病亦生;色明而神夺,虽无病亦死。”清·喻嘉言《医门法律·望色论》云:“察色之妙,全在察神,血以养气,气以养神”,神乃人体生命活动现象之总称。故察神可定疾病之轻重,判病变之吉凶,这是古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得来的宝贵经验。

(三) 望皮肤

天行黄疸,病人不仅巩膜黄染,而且全身皮肤也是发黄的。黄疸又有阳黄阴黄之分,若湿从火化,薰蒸遏郁,肝胆气机失于条达,则身目俱黄,其黄如橘子色者,称之为阳黄;若湿从寒化,皮肤色如熏黄,其色晦暗,称为阴黄。还有久病脾虚之人,其皮肤色黄而浮肿的为血虚之故也(目睛不黄)。皮肤之望诊除注意皮色的异常变化以外,还应着重观察其有无水肿。

水肿亦有阴水阳水之分,凡起病急,头面肿甚,其肿由上向下发展,并口渴,尿赤,脉数的多为阳水肿;病程较长,下肢肿甚,其肿由下往上发展,并口淡不渴,大便溏稀,脉沉迟细弱的多为阴水肿。还有斑疹、疹、白、痈疽、疔疖、紫癜等,皆属皮肤望诊的范畴,紫癜多为脾不统血之证,斑疹多系血热迫血外溢之证。

(四) 望二便

大便要察形观色,黄净而干湿适中成形者为正常;色黄形如糜状是肠中有热;大便泻下如水状,其中挟有未消化的食物(完谷不化)是脾肾虚寒;肠鸣而泻,稀粪或如清水,兼有风泡泡的是风泻;便燥结难行者为肠胃有热或肠胃津液不足的表现。肠胃热结者多属阳明腑实,必兼有口干渴,脉弦数,舌苔黄黑而燥,甚则起芒刺等症状。若系津液不足的便秘者,必兼皮肤干燥,唇红,舌赤少津,脉细弦数等证,老人及妇人产后便秘者多属此类。大便下血应察血之颜色及血与便之先后,见血黑如漆,混与便行者,为远血,或称“脏毒下血”;先血后便或便后鲜血点滴而下者为近血,多系肠风下血。

察小便,以尿清长为正常。若尿清长且量特多的多为中气不足;若排尿不净(禁)或尿后滴沥,且夜尿频繁的多为肾气虚衰,常见于老人;尿色黄者多为膀胱湿热;尿频、尿急、尿痛的多为淋证。尿如脂膏的是膏淋;尿中挟有砂石的是石淋;尿频、涩痛,甚至尿血的是血淋。男子尿后流白物者多系白浊;尿如米泔者多为下焦湿热;少腹胀满,小便点滴难行者多为癃闭;纯尿血者多为热在下焦,或心热下移小肠等等。

(五) 望痰色

查痰之颜色和稀稠度: 以稠而浊的为痰,稀而清的为饮。色白多泡沫的为风痰,多系风寒束肺之疾;咯痰稠粘,呈黄绿色的为热痰,多系热邪迫肺之症;咯痰色白质稠,且兼风泡沫的为湿痰,多系脾湿上泛之痰饮证。

(六) 望舌

诊察舌质和舌苔,也是望诊极为重要的环节。尤以六淫为病,舌质与舌苔的变化更为明显。舌质红赤为热为实,舌质淡嫩为寒为虚,舌质青紫为有瘀血,舌红光绛无津为阴虚有热,舌质淡嫩多津为阳虚有寒。舌苔白薄滑润为寒,白腻多津为寒湿,白垢如豆渣者往往有宿食积滞,白苔燥热兼有汗多口渴为肺胃气分实热,舌苔黄腻为有湿热,黄燥兼有大便秘结为肠胃实热,阳明腑证往往出现黄黑燥苔,甚则出现芒刺,黄苔润滑多津为下焦有水湿的反映。舌苔黑燥为热为实,黑润为寒为虚,此足少阴肾经病变的现象。舌色发蓝是气血两亏的重证,多在危重病时出现;舌色蓝有苔的为胃气尚存;舌色蓝而光亮如镜面的为胃气已败,预后多不良。舌质呈灰色或舌苔出现灰黯,往往是阴寒里证;外感挟阴证也可见灰苔,是阴寒在内,虽有热象,仍为阴寒。但若舌苔灰黑干燥而不润者,是热伤阴液或阴虚内热,不可一概认为是内寒证。

总之,舌苔除集中反映肠胃病变外,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在苔质上也有所反映。表病初期往往不现舌苔,也有里病不现舌苔的,这点当医生的应当注意。

二、 闻诊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前者是听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等;后者是嗅病人的口气、汗液、大小便及妇人带下等排泄物的气味,以辨别其寒热虚实。

(一) 识别声音

应辨明五脏正常的声音与病变的声音。声音发于五脏。声音贵长,长则五脏之气旺盛;声音忌短,短则五脏之气不足。声音贵明,明则神足;声音忌低,低则神不足。声音贵壮,壮则精足;声音忌细,细则精不足。声噪为阳有余、阴不足;语迟为阴有余、阳不足。声音明朗为气盛,清秀为血盛;明朗清秀为气血皆盛,此健康无病之声也。声出如在瓮中,乃湿蕴于内的表现;语声急促,乃气盛血衰的表现。言微断续是夺气,语声啾细是夺血。声如裂帛者是火刑于肺;声如破竹是肝气乘肺之象,因金损不鸣,故声若破竹。谈言先高后低是中气不足;发音有头无尾是肾气大衰。语无伦次是心阳已衰之象;语声寂寂是病在肝肾之象。声音中带有悲伤之感是心肺皆损之象;语句不能接续是肺肾两衰之象;语声重复是神志大虚之象。病重忽见声高,乃元阳上越欲脱的危象;久病突然声哑,乃三阳之气将竭的危象。病见声高气粗为阳气盛,声小息微是正气衰,语声呢喃是精气被夺,声音战栗是邪正相争。细语书空,阴癫失志;高歌妄笑,必为阳狂。阴虚阳亢者,声高而音短;阳气不足者,声低而细微。暮则谵语为热入血室;狂呼妄语为邪入心胞;妄言骂詈,乃脾胃阳气过盛。鼻内呻吟是肝胆郁气已深;言语时唇吻颤动是肝风内扰、阳明络脉虚损的现象。发音时耳有应声是水不涵木、肝胆气逆的现象。言谈时牵痛胸膺是膻中气机不畅的现象。发音时头额胀痛是厥阴上干阳明的现象;发音时舌强不明是手少阴心经气机失调的现象;发音时巅顶作痛是足厥阴肝经之气上逆的现象。病已深沉,音浊而哕。脉弦绝者,声败且嗄,嗖嗖连声,出自胃口;格格上逆,病在膈间。呼吸短促有力,气粗声高多见于急性热病,属实证,呼吸微弱、气短声低,每见于慢性寒病,属虚证。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者为喘;呼吸急促,喉间有哮鸣声音为哮。暴咳而声嘶为肺实,久咳声哑为肺虚。咳嗽痰粘稠难出者多为肺热,咳嗽痰稀而多者为痰饮;咳嗽阵作,咳声连续,面红耳赤,痰少而粘稠者为顿咳,或曰鹭鸶咳(百日咳)。

(二) 辨口气

口出气较热,臭味难闻者为热证实证;口淡,出气无臭味者为寒证虚证。口出气带腐秽或酸臭,并兼脘腹胀痛或呃逆、恶心呕吐等证者为宿食停滞。

(三) 嗅汗气

汗出酸臭者属温热病;汗出臭秽者属瘟疫病;汗出如尿臭者,并见皮肤发痒,小便量少,肢体浮肿,要考虑为阴水肿(尿毒症);汗多,身上发现尸臭气,并昏迷不知人事者,往往为湿热重证之危象;出冷汗者多属寒证虚证。

(四) 闻其他

医生对病人解的大小便不要怕脏怕臭,一定要看看闻闻,对辨别寒热虚实是有帮助的。如大便有酸臭气,兼脘腹胀痛,胃纳欠佳,噫气矢气为胃肠积滞;如大便腥臭,带有粘液的是脾肾阴虚之泄泻(肠炎);若还带有脓血,里急后重的是痢疾,属热证实证;如大便稀溏而腥是肠胃虚寒;如大便完谷不化,无腥臭气是脾肾大虚大寒之证;如矢气奇臭是内有积食等等。至于小便色黄量少臊臭为热证实证;如小便臊臭,混浊为膀胱湿热;如小便次数多,量也多,不黄不臭者为命门火衰不能温化水湿之证;如小便清长,微有尿臭气为正常的现象。

妇人带下又称白带。白带色黄粘稠有臭气的为湿热下注;白带稀薄的为下焦寒湿;白带量多且有恶臭者,常见于崩漏(癌肿)。

三、 问诊

问诊是了解病人的自觉症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情况,它是“四诊”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问诊要掌握主次,有的放矢,要启发病人说话,首先要抓住病人自觉最痛苦的症状,然后围绕其主要症状深入询问,对病人的既往史,生活习惯,饮食爱好,家族史等,也要了解,以供辨证时参考。

历代医家将问诊的要点归纳成十问歌。即“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及睡眠,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须问经带产,小儿痘疹是否见”。

总之,医生问病要详尽仔细,切不可疏忽大意。例如头痛一证,要问明痛在何处?如痛在额部则为阳明经头痛,两侧头痛为少阳经头痛,巅顶头痛为厥阴经头痛,后脑连接项背疼痛为太阳经头痛,这是根据经络循行的部位进行辨证的。“头为诸旧之会”,许多疾病都能引起头痛。如头痛时发热怕冷多属外感头痛;头时痛时止、眩晕多属内伤头痛;一侧头痛多属内风或血虚;头部受伤后经常出现疼痛多属瘀滞。白天头痛,疲劳时加重多属阳虚;午后头痛多属阴虚,头疼眩晕,目赤口苦多属肝胆火盛;头闷痛重胀如裹多属湿邪上犯等等。

又如病人发热怕冷多属外感表证。医生必须问明是发热多,还是怕冷多。若是发热多,汗出,脉浮数者多属风热表证;若是寒热往来,兼有口苦咽干,欲呕,头晕目眩,脉弦者多属半表半里证。若午后潮热,五心烦热者多属阴虚之证;若是怕冷而不发热,舌淡苔滑,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者多属久病阳虚之证等等。

又如病人喜饮,医生必须问明喜冷饮还是喜热饮,饮水多还是饮水少。若大渴大饮,且喜冷饮,汗多,脉洪大者多属肺胃气分燥热之证;若喜热饮,饮量不多,兼见脉微,苔滑,纳呆食少者多属里寒之证等等。

以上例子说明询问病人的病情,一定要抓住主证和兼证,对症下药,才能取得较好之疗效。

四、 切诊

(一) 切诊概说

切诊包括诊脉和按诊两个部分。诊脉,分寸口、人迎、趺阳三个部位。人迎脉在颈部动脉处,趺阳脉在足背动脉处,寸口脉是太阴肺经之脉,在腕部挠动脉搏动处,乃脉之大会,故诊脉以寸口为主。《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经气归于肺……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故手太阴之脉为五脏六腑脉气之大会。今之切诊“独取寸口”原因就在于此。

三部九候的说明: 常用诊脉法,分为三部九候。三部是: 一曰寸部,二曰关部,三曰尺部。具体来说,桡骨茎突为关部,关前一指为寸部,关后一指为尺部。九候是: 寸、关、尺三部皆有浮、中、沉三个候法,三三得九,故曰九候。端正病人手腕,与胸平直,然后聚精会神,用手二、三、四指端触病人脉搏名曰候。开始轻按以候浮脉,继则稍稍重按以候中取脉,再重按在筋骨之间以候沉脉。浮为阳病阳脉,沉为阴病阴脉,不浮不沉为中取和平之脉。这是辨别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诊脉法。左寸脉以候心与小肠,左关脉以候肝与胆,左尺脉以候肾与膀胱;右寸脉以候肺与大肠,右关脉以候脾与胃,右尺脉以候命门与三焦。这是以五脏六腑辨证的诊脉法。上以候上,中以候中,下以候下,就是说寸脉候上焦(膈至胸为上焦)的疾病,关脉候中焦(脐至膈为中焦)的疾病,尺脉候下焦(脐以下腹腔为下焦)的疾病,这是以三焦辨证的诊脉法。

脉的数目,各家描述不尽相同。从历代脉象记载来看,有代表性的是《内经》、《伤寒论》、晋代王叔和的《脉经》、明·李时珍的《濒湖脉学》、清代周学霆的《三指禅》等论著,有21232427脉之分;目前常用的是李士材的28脉,虽较繁冗,然而逐部言病,也大费苦心,初学者不可少也。还有“十怪脉”,亦为病情危重时所常见。现将28脉和十怪脉名列于后,详细论述见于现代中医学基础理论各书,这里就不赘述了。

(二) 病脉之象

1 28脉的脉象

浮脉: 脉浮在表,轻按即得。② 沉脉: 脉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③ 迟脉: 脉跳较慢,一息三至。④ 数脉: 脉跳较快,一息六至。⑤ 滑脉: 搏动流利,如珠走盘中。⑥ 涩脉: 脉来滞涩,极不流利。⑦ 虚脉: 迟大而软,按之空虚。⑧ 实脉: 浮沉皆得,长大带弦。⑨ 长脉: 脉长超过本位。⑩ 短脉: 脉短不足本位。 洪脉: 浮而有力为洪。 微脉: 浮取极细而软,沉取若有若无。 紧脉: 数而弦急。 缓脉: 均匀缓和,一息四至。 弦脉: 脉直而长,如按琴弦。 芤脉: 芤脉中空,浮而无力。 革脉: 浮取弦急,重按中空外坚。 牢脉: 沉而有力,实大弦长。 濡脉: 浮而迟细,按之无力。 弱脉: 迟而无力,按之欲绝。 散脉: 脉浮而大,涣散不收。 细脉: 脉细如丝,始终不绝。 伏脉: 著骨始得。 动脉: 数见关中为动。 促脉: 脉数,时而一止为促。 结脉: 脉迟,时而一止为结。 代脉: 脉缓,时而一止,有定数。 疾脉: 脉快,一息七至。

2 十怪脉的脉象

雀啄: 脉急而数,脉律不齐,止而复跳,如雀啄食之状。② 屋漏: 脉来极慢,很久一跳,如雨后屋漏滴水之状。③ 弹石: 脉沉实,促而坚硬,有如用指弹石之感。④ 解索: 脉跳忽疏忽密,脉律乱散如解索之状。⑤ 鱼翔: 脉在皮肤,似有似无,如鱼翔之状。⑥ 虾游: 脉如虾游水面,忽然一跳。⑦ 釜沸: 脉浮数之极,如水之沸腾,息数俱无。⑧ 偃刀: 脉弦细紧急,如手触刀刃,息数无准。⑨ 转豆: 脉如豆转,来去捉摸不定。⑩ 麻促: 脉急促凌乱,细微至甚。

十怪脉多见于临终之前。凡见此类脉象,预后均属不良。

切脉一途,总要在“阴阳”二字上用功夫,要诀不出浮、沉、迟、数,有力与无力上详细研究。浮而无力为虚,浮而有力为洪,沉而无力为弱,沉而有力为实,迟而有力为滑,迟而无力为缓为涩,数而有力为紧为弦,数而无力为芤,浮迟为表虚,沉迟为里寒,浮数为表热 ,沉数为里热。切脉一事,明于书未必明于心,明于心未必明于手,所谓“胸中了了,指下难明。”四总脉以浮、沉、迟、数为纲,再从四脉的有力无力分出虚、实、洪、弱等十种脉象。这样以纲带目,从简到繁,先易后难的切脉方法,初学脉诊之人容易掌握。

(三) 几总说明

切诊要进一步研讨,必须了解以下几个环节。

1 呼吸与脉的关系

呼吸与阴阳、五脏六腑有关。液为阴,气为阳,互相配合;天主呼,地主吸;心肺在上主呼为阳,肝肾在下主吸为阴。有呼吸才有脉的搏动。《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这是无病的脉象。

2 现在我们诊脉是“独取寸口”

寸口为手太阴肺经之脉,五脏六腑之脉皆朝于肺,故诊脉以寸口为代表。

3 阴阳脉分为三组

1 手足三阴之脉为阴脉,手太阴肺脉与足太阴脾脉合,手少阴心脉与足少阴肾脉合,手厥阴心包脉与足厥阴肝脉合;手足三阳之脉为阳脉,手阳明大肠脉与足阳明胃脉合,手太阳小肠脉与足太阳膀胱脉合,手少阳三焦脉与足少阳胆脉合。三阴三阳之脉在六气中互相调节,此属三阴三阳经络脉系。

2 五脏为阴,六腑为阳,阴阳交合,互相调节,此属营气行脉系。

3 从左心走的为阴,从右心走的为阳,左为人迎,右为寸口,左手主血,右手主气,此属少阴脉系。

(四) 脉象与生理、气候、疾病的关系

脉象一般反映人体的疾病与健康状况,其变化除与疾病直接有关外,还受生理条件、环境改变、气候变化等影响。因此,切脉后对所得脉象,如何进行估价,与疾病关系怎样,这点很重要。

1 生理情况下脉象的变化

1 饭后脉较有力,酒后脉多数而有力。

2 剧烈运动后脉多洪数。

3 体力劳动者脉多大而有力。

4 久经锻炼的运动员和世居高原的人,脉多迟而有力。

5 肥胖的人脉多沉细。

6 消瘦的人脉多浮大。

7 妇人脉多细弱,但月经期可变洪大,妊娠期可出现滑数之脉。

8 老年人因血管硬化,脉多变硬。

2 气候对脉的影响

脉与气候的关系至为密切,前人早有论述。一般认为春脉弦、夏脉洪、秋脉毛(浮细)、冬脉石(沉)。这是说由于气候变化而四季中正常人的脉象各有不同,就是一天之内早晚气候的不同,脉象也因而发生变化。

3 脉象与疾病的关系

1 兼脉

一种脉象可见于数种疾病,如弦脉既见于肝病,又见于痛证。此外,一种病也可见几种脉象,如寒证既可见迟脉,又可见紧脉。

在病理情况下,两种以上的脉,只要不是完全相反,都可组成兼脉,如浮紧、沉迟等。相反的脉如浮脉主表,沉脉主里,浮沉二脉即不能组成兼脉。常见的兼脉有: 浮数、浮紧、浮缓、浮洪、浮滑、沉迟、沉紧、沉细、沉弦、沉弱、洪数、细数、弦滑、弦紧、微弱等等。

2  脉证顺逆问题

在临床实践中,脉象既可与症状一致,也可与症状相反,二者一致时为顺,相反时为逆。如急病见浮、洪、数、实等脉为顺,说明邪气虽盛,但正气足以抗邪;久病见沉、微、细、虚等脉为顺,说明正气已衰,但邪气不盛;久病见浮、洪、数、实为逆,说明正气已衰,而邪气不退。凡脉象与病症不符,预后多不良,故为逆。

3  从症测脉与从脉测症

“从症测脉”是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预测可能出现的脉象;“从脉测症”是根据患者出现的脉象来判断有那些疾病存在的可能。例如,患者主诉两胁痛、胸脘胀闷、嗳气等症状时,切脉要估计到出现弦脉之可能,这就是“从症测脉”;又如切到洪数有力之脉,说明有实热证存在之可能,问诊时应注意到有无高热、烦渴、大汗、腹满、便秘、尿黄等实热症状,这就是“从脉测症”。

 4 舍症从脉与舍脉从症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经常容易出现假象,此时脉象与疾病的症状,总有一真一假,必须仔细地进行区别,以便取舍。

“舍症从脉”用于患者病情出现假象之时,此时症状表现不明显,但脉象比较典型,即可舍症从脉。例如,病人脉象浮紧或浮缓,浮为表症的表现,但症状出现大便不畅,这就必须舍症从脉,先解表邪,不可用泻下药,下之为逆。

“舍脉从症”用于症状反映疾病的本质,脉象反映疾病的假象之时。因此,在诊断治疗中依据症状为主,这就叫“舍脉从症”。例如,病人患湿热,出现舌苔厚腻微黄,大腹胀满,身体疫重困倦,大便不实,小便色黄不畅等症状,但脉象不是濡涩或弦滑,而是因脾为湿困,中焦气机升降失调,脉象出现微弱无力,这是脉虚症实。因此,在诊断治疗中应依据症状为主,必须“舍脉从症”。

总之,结合“四诊”全面考虑,以求符合实际。

5 小儿切诊

关于小儿的切脉问题。

五岁以上渐可切脉。一般用拇指遍诊三部,分辨脉的强、弱、缓、急即可。以强为实,弱为虚,缓为正,急为邪。

小儿之脉较成人为快,一息六至为平脉,一息四至为寒,一息八、九至为热。再根据脉的有力无力决定虚实,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附:小儿指纹

三岁以下的小儿因切脉不准确,其皮肤嫩薄,指纹易于显现,故可用望指纹来代替切脉以判断病情。但仍应结合“四诊”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诊断和治疗原则。

1 指纹分三关:食指近掌心的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观察指纹时,医生以左手握患儿食指,以右手指拇沾水由命关推向气关及风关,多推几次,以便观察。

2 指纹有颜色及形态的改变,以色泽改变的意义较大,可反映出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

指纹浮为病在表,沉为病在里;色红为寒,色紫为热;色淡为虚,色滞为实;色青为风,色青紫为食积;色黑则病情危重。

3 指纹见于风关则病轻易治,至气关则病邪正盛,至命关则病重。若指纹由三关延伸到指端时名“透关射甲”,预后多不良。

辨指纹之要点是“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总之,脉象除“十怪脉”为危重病象外,至多不过二十余种。而疾病的治法,或治三阴,或治三阳,或治五脏,或治六腑;病因于内者,先治其内,后治其外,病因子外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病在表者汗之,病在里者下之,病在胸者吐之;病有虚有实,当补当泻;病有寒有热,当温当清;病有表有里,当汗当利。治法如此繁多,不一而足。

病的类别,有风、寒、湿、燥、火、热六淫为病,有皮、肉、筋、骨、脉五运为病,或病形,或病气,或病营,或病卫,或属新病,或属痼疾,人身疾病如此之多,候病的脉象则如此之少,岂能只凭脉诊包罗万象。因此,必须用望、闻、问、切四诊综合分析,辨别诸病,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辨证施治。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见而知之,按而得之,问而极之……此亦本末根叶之候也……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这说明了“四诊合参”极为重要,绝不可截然分割。病在经、在络、在脏、在腑、在上、在下、在中、在前、在后、在左、在右、在气、在形,或癥或瘕,或虚或实,或表或里、或寒或热,或阴或阳,均有色可见,有音可闻,详询病情,参考脉象,从而作出正确诊断,辨证施治。

五、 四诊体会

有的病人就诊时,不提供病史,而要医生单凭脉象来谈其病情,并认为这样不了解病史,片面地根据脉象议论一番的医生“高明”。

也有一些医生为了迎合病人的心理,诊病时不重视询问病情,切脉后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对病情大肆渲染一番,把实践中得来的认识简单地归功于切脉,炫耀病情由脉中切出。这两种做法都是片面的,也是不正确的。夸大切脉,不“四诊合参”是不对的;但认为切脉不易学习,难于掌握,可有可无,也是不对的。

至于五脏在寸口脉的分属问题上,虽然有左手寸关尺代表心肝肾,右手寸关尺代表肺脾命的划分,但不必过分强调。实际上如果患者不提供病史及症状,很难单凭脉象来准确地指出病在何脏何腑。

如《素问·征四失论》“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所以必须“四诊合参”来辨证施治,才可能减少差错。前人把切脉列于“四诊”之末,其义可见了。

历代医家对切脉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资料,但限于历史条件,有许多东西需要用现代科学进一步探讨,不断总结提高。

以“四诊合参”的诊察方法,也不能平列。《内经》云:“望而知之谓之神”,切重望诊,我有不同的看法。望诊是以观察病人的颜面神色为主,要临床经验极为丰富的医生才能掌握,初学医的人“望而知之”是办不到的,即使临床经验较多的医生“望而知之”也是难以办到的。问诊是从病人的自觉症状,疾病的发生原因、发展经过和治疗情况进行了解,搜集辨证资料的重要方法,是“四诊”中的首要环节。

切诊是祖国医学宝贵财富之一,前人对此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几千年来,利用这一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望、闻、问三诊密切结合,对指导临床实践也是极为重要的。脉诊是不容易掌握的,只有通过多接触常人脉与病人脉,多诊脉,多体会,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因此,我认为“四诊”应以问诊为主,问诊务求详尽,切诊不是可有可无,而闻诊、望诊并非不重要。也就是说四诊不能平列,首先以问诊为医学入门的阶梯,然后逐步深入,务求很好应用“四诊”辨证施治,提高医疗效果。

“四诊”是中医学的一整套对疾病的检查方法,自成体系。是辨别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辨证方法。每一个病都有寒热虚实。例如急性乳痈有因热毒蕴结而用“仙方活命饮”清热散结治愈的,也有因寒凝气滞而用葛根汤加味散寒治愈的。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具有朴素的辨证思想,这是中医学精华之所在,亦是我们今天仍需努力发掘的伟大宝库。

 

 

 

 

 

龚志贤论杂病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