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验方

烂喉痧方

耿鉴庭

[文章下载]

【摘要】  

【关键字】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烂喉痧方

一、 清透汤

【主治】喉痧流行期间,患者忽发热,恶寒或不恶寒,头疼,遍体难受,皮肤发红,微痒,咽关疼痛,视之发红,有欲破之意。舌质红,舌苔偏厚,脉多数,有欲发喉痧之势者,用此方。麻疹将出,伴有咽症者,亦可用之。又适用于咽部疱疹,发热苔厚者。

【药物】粉葛根10克,苏薄荷5克,淡豆豉10克,牛蒡子10克,净蝉衣6克,青皮4克,生山楂10克,陈萝卜英10克。

【用法】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不宜久煎,以布挤尽药汁,一次服或二次服,服后被覆取汗,隔46小时,再服二煎。

【方解】此方以葛根为主,解肌透疹;薄荷、豆豉为辅,助葛根以清热透达;牛蒡子、蝉衣、青皮、山楂为佐,四者均能透疹松肌,使病势从速向外,后二者又兼能化滞;陈萝卜英为使,旨在清咽化痰。当此之时,发热、出痧、咽破,三者均属重要,但是治疗当略分主次,若热度过高,皮肤闭而痧不易出,则有痉挛闭厥之虞,故透发为首要,往往痧随汗现,咽部证状亦随之而轻,故此证初疹之始,务必使疫毒尽情发泄,否则出而未透,其后果必有许多问题,甚至极度不良。余家从大量经验中,得悉死证大多为最初未得处置,或处置之不当,若能疗治及时而又适宜,则后路大都易行,此方平稳少蔽,表里兼顾,为余家治喉痧之第一法,亦即清透之法也。若初热误用辛温,或遽用寒凉,设无必要,则预后均不佳良。

【加减法】若初起即现痉挛者,可加钩藤或蚤休;若现昏迷之象者,可加磨郁金;若兼呕吐者,可加橘皮、杷叶;若兼咳嗽者,可加杏仁、桔梗;若鼻中或牙龈见血者,可加山栀炭、茅根;若小溲赤短者,加赤茯苓。

二、 凉透汤

【主治】喉痧二三日,身热未退,痧已现而未齐,咽关腐烂,口渴心烦,脉数,苔厚,舌尖发赤。邪滞郁于中,内火已炽者。

【药物】金银花10克,净连翘10克,炒山栀6克,赤茯苓10克,枳壳6克,玄参10克,甘草4克,磨金果榄(和服)5克,蝉衣5克。

【用法】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和入磨金果榄再煎一沸,以布挤汁,取汁一次或二次服,6小时后,再服二煎。

【方解】此方以金银花、连翘为主,凉透而又清营;栀子、赤茯苓为辅,除烦泻火,利水清心;枳壳、玄参为佐,前者化滞,后者清咽保津;甘草、磨金果榄、蝉衣为使,解毒清咽,并继续透达。此方与前方相较,已转清为凉。去宣透之品,而改用除烦保津之品。为余家治喉痧之第二法,亦即凉透法也。仍是以驱邪向外为主。

【加减法】可参上方。陈萝卜英仍然可用。若血热现象重者,可加生地;若皮肤痒甚者,可加赤芍、紫草之类。

三、 桑贝汤

【主治】喉痧三五日,热已趋平,咽部证状亦不太重,但仍咳嗽有痰,胸中嘈杂,脉滑数,舌苔黏滑,是火灼津液为痰,痰热壅于膈上,盘踞于肺胃二经,重点则在于肺经,可以此方治之。亦治风热袭肺,咳嗽咽痛者。

【药物】经霜桑叶10克,浙贝母10克,天花粉10克,蝉衣6克,黄郁金10克,枳壳6克,炒竹茹10克,鲜枇杷叶10克,青橄榄2枚(拍)。

【用法】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挤尽药汁,去渣服,6小时后,再服二煎。

【方解】此方以桑叶、浙贝母为主,清肺化痰;花粉、蝉衣为辅,协助主药,发挥同一作用,并续使痧毒外透;郁金、枳壳、竹茹为佐,理气、化滞、化痰;杷叶、橄榄为使,清肺胃,清咽,并领诸药达于病处。此余家治喉痧之第三法。亦即清金化痰之法,乃此病挟有呼吸系症状者常用之方,然不仅仅限于喉痧,凡感受风热而内有痰垢者,均可变通用之。

【加减法】若咽痒咳不停者,可加杏仁;若头昏目赤胸中热者,可加菊花;气息不平者,可加马兜铃;痰热重者,可加海浮石;心烦溲赤者,可加茯苓;大便秘者,加麻仁、莱菔子。

四、 清营解毒汤

【主治】喉痧46日,表热虽不甚重,邪热入营,痧色红艳,皮肤干燥,舌赤如朱,上有芒刺,咽中腐烂,间见神昏惊惕,肌肉动,有欲作抽搐之势,烦躁欠宁者。

【药物】磨乌犀角3克,磨羚羊角3克,赤芍药6克,粉丹皮6克,鲜生地10克,生石膏(打碎先煎)20克,玄参10克,甘草4克。

【用法】最好用预藏之雪水500毫升,先煎石膏数沸,然后投入芍、地、丹、玄、甘草等,再煎两三沸,至200毫升,以布挤去渣,再将磨药两种,和入汤液,须和匀,再上火片刻,见沸即起,分4次服之,每2小时1次,每服均须用筷搅之,使沉底之磨药浮悬,俾得充分入腹。

【方解】此方以犀角、羚羊角为主,凉血熄风;赤芍、丹皮、生地为辅,协助主药,使其发挥更大作用;石膏为佐,清热降火,止渴除烦;玄参、甘草为使,以清咽解毒。此余家治喉痧之第四法,亦即清营解毒法,是拯危救急之法也。

【加减法】若动风者,可再加钩藤、蚤休之类;若出血者,可加鲜藕汁;若呕者,可加鲜芦根;若小便不利,可加鸭跖草;若便秘;可加蒌仁、贝母。

五、 天地玄黄汤

【主治】喉痧四五日,邪滞蕴结不解,尚未得大便,腹满拒按,舌质红艳,苔布黏厚,或干黄,脉数而洪,谵言妄语,非夺之不足以折其势,若不下,将或闭或陷,若下之,又恐其随下而脱,投此方可冀其两全。

【药物】干切生箱黄610克,枳实6克,明天冬10克,润玄参10克,鲜生地10克,金果榄(杵碎)6克,甘草4克。

【用法】先将大黄用冷开水150毫升泡之,泡约一刻钟,反复挤下黏汁另置,再加水400毫升,投渣并入余药同煎,煎成,挤尽药汁,滤去渣滓,再入大黄汁,和匀,略见火,欲沸即离火,待稍温,一次服之,服后往往腹中鸣响而得泻,泻后须啜稀粥,或藕粉之类,若一服得泻,二煎即弃去勿服。

【方解】此方以大黄为主,荡涤邪滞;枳实为辅,消痞化积;天冬、生地、玄参为佐,奠阴保津,防其因下而脱;金果榄、甘草为使,清咽解毒,使热毒随之而下。此据“增液承气”,“新加黄龙”等方,略变其法,是余家治喉痧之第五法,亦即荡邪保津之法也。

喉痧之毒火,重点在肺胃二经,尤其是肺,正邪相搏,肺阴必受其伤,津液已耗,尚须负荷扫荡邪滞之役,焉可胜任,故保肺津,养肺阴,当在首要。此方之用天冬,意即在此,况天冬既滋肺阴,又可润肠,一举能以双关,与大黄配合,既是佐药,又可充当辅药,故用天冬,因其较麦冬更为允当也。有谓其恋邪者,今与走而不守之大黄同用,正欲其恋,以保真阴也。生地入心、肝、脾、肾四经,性既寒滑,更可清咽,合天、地、玄三者,则可保五脏之津,故虽投大黄,可以平坦无虞。合之金果榄、甘草,往往一下之后,咽中症状亦随之而清,乃屡试而满意者。

【加减法】服后不下者,可加元明粉和服;若体虚特甚,可加沙参或西洋参;血热太重者,可加紫草,外形枯燥,大便干结难出者,加蜂蜜。

六、 清气化湿泄毒汤

【主治】喉痧,疫蒸气分,午后热升,痧上有毒泡,溲赤而短,舌苔灰者,宜用此方,夏春农《疫喉浅论》云:“痧点之侧,毒泡相加,轻如白痱,重似水花,毒火潮湿。混合无涯,清化渗湿,热退为佳。”描写毒泡之状,历历如绘,援引于此,备读者参考。

【药物】香青蒿9克,黄芩6克,绿豆皮10克,生薏仁10克,晚蚕砂(布包)10克,六一散(布包)10克,通草4克,鸭跖草10克。

【用法】加水400毫升,浸泡30分钟,上火煎,数沸至200毫升,以布挤尽其汁,服之,6小时后服二煎。

【方解】此方以青蒿为主,清气分之热,黄芩、绿豆皮为辅,协助主药,解热清气;薏仁、蚕砂、六一散为佐,佐之以化湿;通草、鸭跖草为使,泄毒又清其咽。总之,使湿毒有出路,不致郁蒸内陷而生变。此余家治喉痧之第六法,亦即如方名所示,清气化湿泄毒之法也。

七、 复液汤

【主治】喉痧,咽腐已退,新皮未生,食时咽部仍痛。痧点虽除,肌肤干燥,剥脱之后,新皮太嫩,触之则痛,经云:“有余而往,不足随之。”此时阴营大伤,五液干涸,若不及时偿其既失,则虚风必将鼓动矣。

【药物】南北沙参各6克,钗石斛10克,肥玉竹6克,大麦冬10克,人中黄3克,黑豆(杵碎)10克,茯苓10克,冰糖7克。

【用法】加水400毫升,浸泡30~60分钟,以木棍微捣之,使其液汁尽出,再上火煎,数沸至200毫升,以布挤尽其汁,汁甚黏,须待其稍温,徐徐呷服。

【方解】此方以沙参、石斛为主,重在偿复胃津;玉竹、麦冬为辅,协助主药,普偿脏腑之津液;人中黄、黑豆为佐,盖大症甫平,余氛未靖,故偿液尚不能忘去肃清余毒,人中黄与黑豆,均能解毒,是有绥抚作用之药也;茯苓、冰糖为使,能于安神,并缓中济弱,更可于入口时减少其刺激。此是参《温病条辨》益胃汤、玉竹麦门冬汤等方制成,对喉痧恢复期,颇有裨益,乃吾家治喉痧之第七法,亦即恙后偿复津液之法也。

夏春农太世伯云:“大哉津液,关系非轻”,真经验之谈,其具体症状,舌上无皮,不易新生,寐而不实,间见惊惕,是心液伤也。目花视弱,胁胀易怒,是肝液伤也。唇焦而裂,食少难消,是脾胃之液伤也。鼻干见血,动则气短,干咳少痰,是肺液伤也。耳鸣善恐,是肾液伤也。诸证虽不必全现,有见其一二者,有见其三四者,见证虽多,终不外津液之受耗,故补偿津液,为亟不待缓之事。查十二经皆禀气于胃,胃阴复则十二经之阴皆复,故此方之重点,亦着眼于胃。

【加减法】若惊惕少寐,再加朱染茯神;目花视弱,加菊花、熟地;若胁胀、易怒,加白芍、橘络;若唇焦食少,可加陈茭白、菰米、生谷芽;若鼻干见血,可加藕节、仙鹤草、鲜茅根;若干咳少痰,可加马兜铃、川贝母;若耳鸣,可加苦丁茶。

以上七法,非每病必须全用,或一一排队机械地使用,事实上,临证时很少能用全七方者,若轻证、往往一法,三法衔接。重证,又往往不用一法,而二法、四法、五法、七法等衔接。亦有随一法而接用六法者。总之,法为规矩,机动使用,则在于巧,古语有云:“法无定法。”若能体会其含意,则变通化裁,投而应手矣。

又以上七法,为常见大证,亦有少见之症如下利等,虽有成方,亦不列出,请于医籍中参之。

又以上诸证,均是五十余年前大流行时之经验,当时,毙人甚多,证极凶恶,余曾罹之,亦仅免于死。于今,虽仍有散在流行,但其证势,并不凶猛,而传染情况,亦甚稀疏,不若前此之“沿门阖境,人人俱病。”使人闻之而色变矣。

 

 

 

 

 

耿鉴庭论五官科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