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研究
晶状体因素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岑志敏,苏定旺,吴宇平,刘水,王宇情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晶体相关因素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经我院确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98眼,分两组,即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组52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PACG)组46眼,另设对照组50眼。
【关键字】 晶状体,闭角型青光眼,作用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青光眼在全球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位致盲眼病,且为不可逆盲。我国40岁以上青光眼患者高达940万,其中盲目患者达520万[1]。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是我国青光眼的主要类型。晶状体因素在PACG发病机制的作用近年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观察分析PACG与正常眼的晶状体的各项超声生物学参数,并研究晶状体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份至2019年1月份,选取经我院确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共98眼,即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组52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46眼,对照组50眼。纳入标准:按照1987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入选。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眼部疾病者;②合并中度及以上屈光不正者;③近2周内使用缩瞳药物者;④曾接受过抗青光眼手术者。
1.2 方法:①UBM检查方法:选用天津索维公司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进行检查,换能器频率为50 MHz,检查深度9 mm,分辨率50 μm。患者平卧,被检眼爱尔凯因眼液表面麻醉,选取合适眼裂大小的眼杯,注入灭菌注射用水,超声探头置入水中,垂直于眼球表面及角膜缘,经瞳孔中央区行12:00~6:00、3:00~9:00位扫描,分别测量晶体的前表面拱高、前房深度,结果取其平均值。其中晶体前表面拱高的测量:晶体前极到两侧巩膜突连线的垂直距离[2]。②A超生物测量仪的测量方法:晶体厚度、眼轴长度的测量采用TOMY公司眼科专用A超生物测量仪,探头正常频率为10 MHz,脉冲式。每眼自动测量10次,计算机自动处理并显示打印,取均值登记。③各种晶体相关比值的计算:晶状体相对位置(RLP):前房深度与1/2晶状体厚度之和与眼轴长度之比。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